金秋时节,叙州大地热潮涌动。信息技术服务业如春笋勃发,“一园多区”格局初具雏形,产业招商硕果累累,信息化项目全速推进---以数字经济与储能经济为双核的服务产业,正以其澎湃动能,引领叙州区经济跨越新高。
“叙州区坚决贯彻国家、省、市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锚定‘打造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目标,全力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聚成势。数字经济,已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吕明话语铿锵,“工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做强数字产业、储能产业持续发力。唯如此,才有位置;唯如此,才有力量;唯如此,才见实效。”
叙州大地,金秋硕果累累。那么,叙州区总工会是如何走出一条助力经济发展的新路径?答案,写在一次次坚实的步履中,写在一项项温暖的行动里。

宜宾市叙州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吕明调研能投电力公司牟仕明劳模创新工作室

宜宾市叙州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吕明到宜宾中车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展“送温暖”活动

叙州区总工会举办“趣郊友·去交友”婚恋活动

叙州区总工会开展2024年“电工技能”培训 均为叙州区总工会供图
技能竞赛 铸就发展硬支撑
2025年4月。从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传来一个好消息---叙州区人民政府与众连线束、世泽车业等8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位于叙州区的宜宾储能产业园拔地而起。从蓝图擘画到塔吊林立,从荒坡野岭到产业新城,9.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全速投用,研发中心、孵化中心、宜邻中心、创新中心即将交付。
作为宜宾储能产业主战场,叙州区正以产业园为依托,从产业生态与科技应用两端发力,以链式思维重构产业版图。上游强基固本、中游聚势成链、下游延链拓圈,全力构建从电芯、PCS、BMS、EMS等关键部件研发制造,到系统集成与场景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赋能体系。
一时间,全力服务园区发展,成为叙州上下聚力攻坚的课题。
面对新一轮发展态势,叙州区总工会积极作为,以技能培训为突破口,主动将提升职工能力素质作为工会有效融入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创新开展各类竞赛活动。
以赛促学夯基础。区总工会通过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摄影大赛等方式,引导职工认真学习数字产业和储能产业发展相关知识,形成全领域参与、全方位支持、全流程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赛促训破难题。针对调研发现的区域服务产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区总工会加大对基层工会蹲点指导力度,引导基层工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攻坚小组,合力攻克产业发展难题。
“工具包”项目包括物料存储和处理、机械安全、有害物质和有害因素等九大类问题和132项解决方案。作为该项目的推广单位,力源电机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理念和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使“工具包”成为公司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工作、保护广大职工职业安全健康的技术指南,为工会推动解决职业安全卫生问题、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更科学有效的手段。
以赛促用见成效。区总工会突出数字经济和储能产业等服务产业重点,组织基层工会、行业联合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组竞赛活动,推进服务产业专业人员技术更过硬、素质更全面。“目前,‘云智叙州’项目的子项目智慧政法正在收尾,即将进入试运行阶段;子项目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智慧教育已进入实施阶段;子项目城运中心、智慧政务、智慧党校等加快推进。这一切,都依赖专业队伍素质的大幅提升。”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由衷感慨。
多门类、多层级的职业技能竞赛,有效推动职工技能提升,实现与服务产业项目高质量建设同频共振。
服务升级 激活内生新动能
宜宾市叙州区互联网行业工会联合会以三江明珠楼宇为主要阵地,覆盖全区自媒体企业及楼宇内以互联网行业为主体的各类用人单位,现有工会委员34人,涵盖企业工会4家,发展工会会员126人。
如何有效服务这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为区总工会面临的新课题。
在区总工会的指导下,该工会联合会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原则,精准把握互联网从业者特质,精心构筑“楼宇-企业-职工”三级服务体系,高标准打造了集职工阅览室、教育培训室、劳动争议调解室、心理疏导室、妈咪宝贝屋、解压室、运动中心及剧本杀活动区等于一体的叙州区互联网行业工会联合会职工之家阵地,全方位满足职工学习交流、休闲娱乐与权益维护等多元化需求。
自投用以来,该工会联合会依托职工之家阵地,成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次,调解劳动争议2起,为20人次职工提供心理疏导,累计服务超1000人次,同时举办多主题、多形式的文体宣讲活动10场,深受职工群众欢迎,实现了“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切实服务好职工。今年5月,叙州区互联网行业工会联合会职工之家阵地获评“四川省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建设项目”。近期,云南省水富市总工会相关领导专程前来参观学习,对该职工之家阵地高效服务职工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这只是叙州区总工会创新工作,助力服务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缩影。如果说指导基层工会升级服务是区总工会助推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招,那么建设服务阵地、激发职工内在动力,则是其久久为功的又一实策。
目前,全区已建成工会驿站71个、职工书屋20个、职工之家23个、职工心灵驿站3个。其中包括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1个、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个、全国最美工会驿站2个、四川省最美工会驿站9个。这些星罗棋布、功能完备的站点,成为户外劳动者、一线职工的“暖心港湾”。
依托这些阵地,区总工会创新推出职工“点单”、工会“派单”、部门“接单”服务模式,实现从困难帮扶、法律维权到健康关怀、婚恋交友等全方位精准服务。“有困难找工会,创佳绩助发展”,已成为广大职工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创新引领 强化人才支撑
2024年11月,“远龙安全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至此,叙州区已建成8家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创新工作室,涵盖数字科技、储能研发、高端制造、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劳模领衔、工匠支撑、骨干参与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蒋晓兰,叙州区樟海镇人。作为宜宾奇艺雕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氏雕刻第十七代非遗传承人,她用自己的坚守,支撑起油樟品牌文化企业,有力带动家乡油樟产业发展。如今,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已经聚集了12名成员,其中包括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1名、市级非遗传承人1名、雕刻师8名。
近年来,蒋晓兰创新工作室免费举办油樟雕刻培训班,对合格作品进行回收。在她的带领下,叙州木雕工艺品、竹雕工艺品、古典家具研发和应用取得长足发展,取得创新成果15项,成果转化1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发明专利15项,创新成果节创经济效益累计超过500万元。
这些创新工作室不仅是技术攻关的“桥头堡”,更是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截至目前,创新工作室领军人才已达36人,其中包括各级劳模13人、工匠9人,同时汇聚行业专家与技能骨干43人。他们围绕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立项研究624项,取得专利成果131项,转化经济效益约20253万元,真正实现了“创建一个、带动一片、影响一方”。
区总工会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资源对接,为创新工作室提供全方位保障,同时积极推动创新成果参加各类展览和交流活动,扩大示范效应,激发更多职工投身技术创新活动。
从技能竞赛到服务升级,从阵地建设到创新引领,叙州区总工会以务实之举、创新之策,深度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大局,不仅彰显了“娘家人”的温暖与力量,更探索出一条工会组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潮涌叙州,千帆竞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叙州区总工会将继续勇立潮头、锐意进取,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全区服务产业腾飞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