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习近平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了解人工智能起源发展 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四川省总工会部署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四川省首届职工运动会游泳比赛在乐山激情开赛全运会冠军得主征战省首届职运会赛场规格提高 人数增加 平台更广赛场上活力绽放 赛场外复盘思考让匠心根植于学子心中民航发动机“AI诊疗师”亮相重庆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69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9-25

书写川航人守护飞行安全的匠心与担当

民航发动机“AI诊疗师”亮相重庆

记者张宸菱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参观者拍摄四川航空带来的展品 记者邓孝禹摄


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四川展区,一台型号为Trent XWB的飞机发动机模型,以精密的构造,展现着航空科技的魅力。

这个实物展品是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而随之一同来到现场的,还有一样更为重磅的展品---“民航发动机孔探图像缺陷AI识别系统”,这是川航技术团队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出的创新成果,背后有着一群航空人攻克技术难关、守护飞行安全的坚守与匠心。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对其精准‘诊疗’事关飞行安全。”展区讲解人崔鹏宇介绍。

孔探,类似医学上的“内窥镜检测”,是飞机发动机内部组件检查最为有效的方式。孔探检测,就是借助孔探仪,逐帧观察传回的发动机内部图像,判断是否存在裂纹、磨损、腐蚀等情况。

多年深耕航空领域的四川航空工匠张庆余对此有着深刻体会。

“在过去,我们对发动机内部缺陷的孔探检测全依靠人工和经验完成。”张庆余回忆道,“一台发动机的全面孔探检测,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会需要花费大约5至7个小时,全程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不仅效率欠佳,还可能因视觉疲劳、光线、天气等因素导致漏判或误判,一旦发生,便可能给飞行安全埋下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行业共性难题,张庆余作为川航创新人才工匠工作室带头人,当即组建专项攻关团队,统筹技术方向、协调资源。团队成员中,既有扎根一线的维修能手,也有精通算法的技术骨干,运用“AI”等手段辅助研判,在民航飞行领域走在了数字化变革与创新发展的前列。

率先也意味着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发动机内部结构复杂,不同型号发动机的孔探图像差异巨大,面对重重困难,大家群策群力,一同攻关。日复一日地坚持,让庞大的图像数据库搭建起来,算法模型不断改进优化。每一次细致的核验,每一次缺陷的解决,都在向着目标越发靠近。

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民航发动机孔探图像缺陷AI识别系统”成功研发,并于2024年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斩获国家发明专利、四川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创新成果奖等,更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实力。自投产以来,该系统累计完成数百架次发动机孔探辅助检查工作,对高危损伤识别率达97%,节省超60%复查时间,多次精准捕获关键损伤隐患,有效降低漏检风险。依托大数据分析能力,系统准确预测损伤发展趋势及失效关键节点,不仅显著提升了发动机运行的安全性与可用率,更在控制维修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民航维修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恰逢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他们将自己的心血结晶带到了现场,与来自不同行业的参观者深入交流。

“我们的所有付出与努力,都只为一个核心目标:提升飞机运行安全性。”张庆余说,“希望能够借助这场工匠盛会,实现跨行业的经验互鉴、资源整合,助力数智技术与航空场景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为航空安全筑牢防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