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2025年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启动四川新增九名大国工匠川渝两地工匠合作论坛在重庆举行巾帼芳华闪耀会场 700余名运动员竞逐10枚金牌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在赛场涌动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70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9-26

助力川渝合作“加速度”

川渝两地工匠合作论坛在重庆举行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记者邓孝禹摄

本报讯 (记者张宸菱)9月25日,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川渝两地工匠合作论坛在重庆举行。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巨晓林出席论坛并致辞,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刘小昶出席。四川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其斌,重庆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余季平出席并作主旨演讲。川渝大国工匠、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代表、技能人才济济一堂、共叙发展。

巨晓林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川渝两省市工匠人才紧密合作,积极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火热实践,取得系列可喜可感可及的新成效。当前正值产业升级的关键时刻,希望各位同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多交流、多借鉴,把论坛上的所思所感带回岗位,在各自领域继续钻研,追求极致、创新突破。未来书写更多匠心铸精品的奋斗故事,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

“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11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44万人,较2018年底分别增长40%和63.7%,技能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更加优化,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徐其斌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四川围绕工匠人才培育推选、礼遇激励和作用发挥机制的经验做法,希望与重庆共同培植工匠孕育的土壤、给予工匠成长的养分、优化工匠队伍壮大的环境,为川渝现代化建设注入更加磅礴的工匠力量。

余季平指出,近年来,重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着力构建工匠人才梯度培育体系、打造工匠人才多元培育平台、优化工匠人才链条培育机制。重庆将与四川各级工会携手,把工匠人才培育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构建聚才体系,搭建人才平台,健全留才机制,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贡献工会力量,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聚焦“双城匠艺汇共筑经济圈”主题,大国工匠崔兴国、刘源,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宋明江作主旨发言。

会场中,一场庄重而温馨的“师带徒”结对仪式举行,潘玉华、文泽海,彭祥华、刘小东等师徒代表在《川渝两地大国工匠师徒结对协议》上郑重地签下名字,师傅将在传承技艺、培育精神、提升素养、发挥社会效益等方面引领徒弟成长成才。

一份承载着责任与未来期许的《川渝工匠助企行十大合作事项倡议书》发布,内容涵盖思政引领联合宣讲、技术攻关联合协作、技能人才联合培训等领域,搭建起川渝工匠与企业合作共赢的新框架。

一份川渝创新工作室联盟名单出炉,现场颁授《创新工作室联盟任务书》,一个联系紧密、运行高效、富有活力的创新工作联盟网络,将成为大国工匠的孵化器、创新创造的助推器。

在随后进行的沙龙座谈环节,来自川渝两地的工会、企业、工匠代表围坐在一起,谈经验、聊体会、论创新,为助力技能人才由“工”变“匠”,促进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