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公交司机极限操作救下16名乘客一针穿岁月 一线绣史诗2025年全国柔力球锦标赛在广元昭化区开赛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开幕创新之光 闪耀山城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7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9-27

一针穿岁月 一线绣史诗

——展品羌绣里藏着文化传承与匠心坚守

记者张宸菱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期间,四川展位前,一幅名为《羌》的羌绣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

与传统羌绣不同,这幅作品在以民族故事为叙事内核的基础上,注入了当代艺术的先锋质感与表达张力,打破了人们对羌绣的固有认知。

画面被巧妙分割为六个独立版块,以沉静的蓝色为主色调,搭配红、黄等明艳色彩,带来极具冲击力的视觉体验。而富有层次感的构图,让刺绣从平面走向空间,为非遗技艺与当代艺术的融合探索出全新可能。

“太漂亮了!设计很特别,能感受到作者的匠心巧思与精湛技艺。”重庆工商职业学校李雨洁赞叹着拍下照片。

这幅作品出自四川工匠、省级非遗羌绣传承人陈云珍之手。

“羌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一针一线都记录着羌族人生活的点滴。”陈云珍介绍说。

这幅《羌》将一部流传已久的羌族史诗娓娓道来。故事以“木姐珠”为主角,融合了“木姐珠与斗安珠”“羌族的诞生”“木姐珠与三座雪山”“羌戈大战”等神话传说,生动展现了羌族人民的勇敢、勤劳与坚定信仰。宏伟的史诗神话,落脚于朴素的图腾和纹样,回归到羌人的一针一线中。

通过羌绣,展现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正是她创作的初衷。

今年52岁的陈云珍,与羌绣结缘已有43载。9岁那年,在母亲的培养下,她踏上了羌绣学习之路,逐渐成长为一名能绘画、能剪裁、能织绣的羌绣技术能手。

彼时,羌绣多是羌族妇女在劳作闲暇时制作的工艺品。在接触到那些丰富的图案花纹、数十种灵活的针法、飞针走线的技巧后,陈云珍的心里渐渐萌生出了一个更大的愿望:“一代代羌族女儿用智慧和心血传承下来的羌绣,也可以走向更大的舞台!”

这些年来,她在磨砺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坚持创新,通过对传统图腾、纹样的再创造,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让羌绣兼具文化厚度与时代温度,渐渐成为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品牌。

《羌》是她和团队历时一年创作的作品,在制作工艺中,既融合钩花、平绣等核心技艺,又引入金线、丝线、棉线等材料,不仅保留了羌绣的对称构图、艳丽色彩,还赋予图腾纹样当代的艺术表达。2023年,《羌》一举斩获四川省“国寿杯”创新创意金奖,成了羌绣从生活用品转向艺术创作的标杆。它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技艺层面的突破,更通过巡展、数据库建设等方式推动了文化的活态传承,为非遗从“静态保护”转向“当代活化”提供了典型的实践范本。

此次将《羌》带到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展出,陈云珍满含期待:“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人了解羌绣这一非遗技艺的创新成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