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观看安全生产主题视频 均为受访单位供图
“三年1000场宣讲、7287件隐患、4200万元‘清凉’资金、26万职工纳入安全专项集体合同……”9月23日,在眉山市召开的2025年全省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推进会上,绵阳市总工会用一组“硬核”数据,向全省交出了一份“织密防护网”的年度答卷。省安办分管领导对此高度评价,认为绵阳的经验“做出了产业味、科技味、人情味”,值得推广复制。
多措并举 筑牢安全宣传主阵地
绵阳市总工会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围绕全市建圈强链“587”产业体系,紧扣安全宣传“五进”要求,推动安全宣传从广覆盖向深扎根升级。
在产业定向宣传方面,绵阳市总工会聚焦涪城区、游仙区等电子信息与先进材料产业集聚区,线上依托“绵阳工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持续推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典型事故案例警示等内容;线下通过“四季送”活动深入园区、企业和车间,开展安全生产讲座、发放实用资料。近三年来,共举办安全宣讲10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万余份,覆盖人群达30余万人次,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
在竞赛牵引提质方面,绵阳市总工会坚持“安康杯”竞赛与产业特点深度结合,将电子信息企业“静电防控”、装备制造“动火作业”等关键风险点纳入竞赛科目,并将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融入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近三年,组织带电作业操作工等竞赛95场次,覆盖职工50余万人次,有效激活了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实训精准赋能方面,绵阳市总工会依托长虹公司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群组建的“智能制造安全生产实训基地”,打造“生产线+实训线”双场景教学模式。在重点产业园区开展消防应急救援演练、自救避险等活动,并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交通事故预防等培训,覆盖3.2万人次,强化了产业场景防护。
协同共治 激活安全宣传动力源
绵阳市总工会通过深化网格排查、推行哨声激励、强化部门联动等措施,构建起了协同共治的安全宣传格局。
在深化网格排查方面,依托市、县、乡镇(街道)、企业四级工会网络,建立“常态化排查+专项督查”机制。广泛开展“查身边隐患、保职工安康、促企业发展”等群众性隐患排查活动,动员职工立足岗位查隐患、献良策。2024年,开展安全生产群众监督暨警示教育“进园区”“进企业”活动,督促指导2755家企业工会开展监督检查,累计查找问题隐患1394项,并建立“三清单”销号管理,织密了隐患防控网络。
在推行哨声激励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职工争做安全生产“吹哨人”奖励暂行办法》,通过专题培训、线上解读等方式提高政策知晓度,鼓励职工争做安全“第一监督人”。截至目前,全市职工累计报告隐患7287件,兑现奖励资金43.17万元,有效激发了一线职工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在强化部门联动方面,绵阳市总工会联合市应急管理局举办“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实训暨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提升监管人员和企业员工的风险识别能力。同时,联合行业安全主管部门,深入分析企业、社区等重点场所和有限空间、动火作业等特殊作业的突出安全风险,制发安全知识明白卡5万余份,构建了合作共治格局。
服务暖心 拓宽安全宣传辐射面
绵阳市总工会通过做优专业服务、办实暖心事项、拓展阵地功能等措施,拓宽了安全宣传的辐射面。
在做优专业服务方面,组织安全生产专家库成员深入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一对一”安全诊断和“手把手”业务帮带,提升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干部专业能力。近三年,累计服务企业超1000家,培训职工10万余人次。
在办实暖心事项方面,连续三年筹集资金4200余万元,深入重大工程项目、重点企业车间开展“夏送清凉”活动,慰问覆盖在建项目职工及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40万余人次,督促企业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同时,鼓励支持基层工会举办职工子女寒暑假托管班,创新设置“家庭安全隐患排查作业”,既解决职工牵挂,又间接促进安全生产,职工满意度达98%。
在拓展阵地功能方面,在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工会驿站等场所普遍设立“安全宣传角”,配备安全生产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读本。大力推进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签订,2024年全市签订综合和专项集体合同2985份,覆盖职工26万余人。此外,还建立了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站(室),常态化开展心理讲座、线上咨询等服务,全方位维护职工身心健康。
“绵阳用‘产业逻辑’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为‘五进’提供了系统化、数字化、人性化的路径。”省安办相关负责人对绵阳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下一步,绵阳市总工会将继续深化安全宣传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为筑牢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防线、推动社会安全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