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四川经济“成绩单”发布嫦娥六号月壤中发现陨石残留物 有助解释月球水来源四川两地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中小学春秋假2025年汛期 四川打了一场漂亮的防汛减灾硬仗奋战四季度 力争全年红跑圈圈 “上才艺”赛场上的她们 闪耀着智慧与光芒35支代表队集结 角逐网球比赛奖牌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84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0-22

2025年前三季度四川经济“成绩单”发布

GDP同比增长5.5%

实习记者张海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10月21日,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前三季度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4932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78.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6966.4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28377.1亿元,增长6.0%。

“稳”的基础持续巩固

从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分析,前三季度,我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步回升。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8%,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延续7%以上的平稳增长态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前三季度,蔬菜及食用菌、茶叶、水果产量分别增长4.4%、5.2%、6.1%,主要畜禽产品产量稳步恢复。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41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超过85%,其中,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发展带动下,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3%、13.1%。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3.1%、6.9%。消费市场稳中有升,限额以上18类商品中有14类零售额实现增长,其中,基本生活类消费稳步增长,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2.4%;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4.5%、9.1%。外贸市场韧性增强,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集成电路、电脑及零部件等外贸优势持续巩固,“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较好。

在就业形势方面,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8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与上半年持平。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5%、5.5%,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3、比上年同期下降0.02,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

“新”的动能加速积聚

一直以来,我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持续推动产业向高向新向智发展。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1.6%、20.2%,智能手表、工业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其中,动力电池、钒钛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5%、11.4%,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7倍、59.4%。

此外,我省以世运会为契机发展“票根经济”, 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充分激发消费潜能。1至8月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0%,其中影视节目制作、电影发行放映、文体娱乐及经纪代理等行业营业收入两位数增长,各地依托“川超”赛事推动相关消费加快回升。线上消费保持活跃,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饮收入、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7.7%、26.3%。

“好”的因素不断累积

随着“两新”“两重”政策效能加速释放,相关需求及生产领域恢复明显加快。前三季度,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等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带动下,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汽车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4.3%、11.3%、8.0%。“两新”政策带动相关生产扩张,发电机组、工业锅炉、智能电视、液晶显示屏等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有效打通经济运行堵点方面,前三季度,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4.3%。此外,金融服务支撑有力,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交通网络实现新拓展,九寨沟、平武、北川3县首次通达高速公路,铁路、公路运输总周转量保持平稳增长,物流通道效能进一步提升。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