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技能巅峰 铸就产业脊梁“精神灯塔”里的书香与电波乐山表彰10名“最美职工”南充市总工会举办“秋季恋歌”单身职工联谊活动绵阳北川驻拉萨“农民工之家”成立“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走进平昌中学实验学校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89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0-28

竞逐技能巅峰 铸就产业脊梁

——宜宾工会“赛道”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李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这是一条锤炼工匠、英才辈出的“孵化链”。从智能制造的尖端赛场到茶香四溢的传统作坊,技能竞赛的火热实践,正催生着新时代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大军破土成长;

这是一座贯通产改、赋能发展的“立交桥”。工会组织精准架设赛道,让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让个人成长与企业进步同频共振,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这是一幅薪火相传、活力迸发的“新画卷”。在“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中,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如春风化雨,浸润心田,汇聚起推动宜宾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宜宾工会以赛促练的探索,已然超越赛事本身,成为激活人才“一池春水”、驱动产业“换挡提速”的战略支点。

新程肇启,万象更新。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会议室内,2025年川渝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方向)筹备会凝聚共识。宜宾市总工会经济工作部锚定目标:大赛项目设置必须聚焦行业未来,突出一个“新”字,融合前沿技术与理念,以此激发广大职工钻研新技能的积极性,为汽车产业创新升级注入不竭动力。这精准的发令枪,拉开了宜宾工会新征程上以技能竞赛为产业发展赋能的大幕。

这仅是宜宾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技能竞赛作为重要抓手,深度融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鲜活切面。

近年来,宜宾工会精准聚焦市委、市政府“4+4+4”现代产业布局,跳出“为赛而赛”的窠臼,匠心独运地将竞赛场打造成技能淬炼的“大熔炉”、人才涌现的“赛马场”、产业跃升的“助推器”,书写了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的精彩篇章。

宜宾市第四届动力电池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宜宾市第七届智能终端产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宜宾市第五届茶产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均为宜宾市总工会供图

高位统筹 下好产业赋能“先手棋”

宜宾工会深刻认识到,有效的技能竞赛必须服务于产业发展大局。为此,工会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谋划,确保竞赛活动方向明、思路清、落地实。

系统布局,对接产业脉搏。宜宾工会紧紧围绕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白酒、茶叶等宜宾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制定年度技能竞赛总体规划。从年初到年末,从筹备到总结,竞赛活动贯穿始终,形成“月月有活动、行行有比拼”的生动局面。2025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已累计开展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超200场,覆盖职工达50万人次,申报技能比赛项目涉及领域广泛,形成了助力产业发展的强大声势。

资源整合,凝聚部门合力。宜宾工会积极加强与经信、农业农村、人社、文旅、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共同策划、共同承办行业性、区域性重大赛事。例如,第五届茶产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由市总工会牵头,与叙州区总工会、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有效整合了部门资源与专业力量,提升了竞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这种“工会搭台、部门协同、企业参与、职工受益”的模式,确保了竞赛内容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各级工会联动各部门开展竞赛40余场。

标杆引领,提升赛事能级。9月19日,为期4天的2025年川渝智能制造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运维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维修决赛在宜宾三江新区落下帷幕。来自川渝两地的80余名技能精英汇聚一堂,在比拼中充分展示精湛技艺、交流先进工艺、激发创新潜能。这是宜宾工会积极争取承办高规格赛事,提升赛事能级的具体行动。今年以来,已成功承办全省工会系统经审业务技能大赛决赛、四川省餐饮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多项高规格赛事,不仅为宜宾职工提供了与省内外高手同台竞技的宝贵机会,更极大提升了宜宾技能人才工作在区域内的影响力。“通过高标准承办这类赛事,引导本地竞赛水平向更高层次看齐。”宜宾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万云江说。

创新驱动 激活竞赛模式“一池水”

面对不同产业的特性和技术发展趋势,宜宾工会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竞赛的内容、形式和机制,使技能竞赛更具时代特色和吸引力。

内容紧扣前沿,瞄准“新”与“实”。在竞赛内容上,宜宾工会锚定产业前沿,引领技术革新。在智能终端产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筹备中,针对该领域技术迭代快的特点,市总工会深入重点企业调研,广泛征集意见,确保竞赛项目设置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如增设了“SMTBGA芯片焊接”等前沿技术应用考核点。川渝智能制造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则精准聚焦机器人运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维修两大前沿赛道,考核标准对标国家高级工及以上要求,引导竞赛成效直接服务制造强国战略。

形式丰富多元,超越“技”与“能”。天原集团首创“天原杯”班组长挑战赛,对标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模式,融合理论考核、情景模拟、现场竞答等多种形式,配套数字化管理题库和积分激励,全方位锻造基层管理尖兵。“竞赛不仅比拼班组长通用管理能力,更注重理论素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方面的综合考察。”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长宁县举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技能竞赛,则将技能展示与康养旅游新业态培育相结合,评委对选手针刺、灸法、刮痧等操作进行细致评判,实现了技能价值的多维延伸。

机制贯穿全过程,强化“育”与“用”。宜宾工会着力构建“培训、练兵、竞赛、晋级、激励”一体化机制。竞赛前,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培训;竞赛中,严格标准,公正评判;竞赛后,对优秀参赛选手不仅给予荣誉和奖励,更注重比赛成果转化。高县总工会以选树“红高州·好工匠”为抓手,将竞赛涌现出的优秀人才纳入人才库重点培养。“这种闭环管理,确保了竞赛不是终点,而是人才成长的新起点。”宜宾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的话,道出了其中的深意。

精准聚焦 打造特色产业“助推器”

宜宾工会坚持有所为、有所重,将竞赛资源向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倾斜,使其成为产业提质增效的精准催化剂。

深耕传统优势产业,擦亮宜宾新名片。围绕打造“中国酒都”金字招牌,市总工会、高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酒产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以“以赛砺匠心·展技铸酒魂”为主题,来自全市各区县的80余名选手在酿造、品评环节展现精湛技艺,弘扬工匠精神,为白酒这一支柱产业夯实人才根基。让每一片茶叶焕发新生,让茶香在氤氲中传承千年茶文化魅力。围绕擦亮茶叶特色品牌,在举办第五届茶产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着重考察选手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传统工序操作能力,有效助力宜宾茶产业在三产融合中实现综合产值超300亿元的新跨越。

赋能新兴产业集群,积蓄发展新动能。在宜宾三江新区,针对快速崛起的动力电池、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宜宾工会组织的竞赛活动紧密切合产业和企业需求,有力激发了新区10万产业工人的创造热情。川渝智能制造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落户宜宾,直接服务本地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通过竞赛,不仅提升了职工技能,更促进了企业间、区域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新兴产业生态的完善注入了活力。”宜宾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竞赛,全市涌现出专精尖技术骨干5000余名,有超过200人被选树培育为‘宜宾工匠’‘行业标兵’。”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拓展产业新空间。促进文旅融合,是宜宾工会开展技能竞赛的又一着力点。长宁县总工会巧妙地将技能竞赛与文旅产业衔接,围绕餐饮、竹艺、酿酒、康养、民宿服务等领域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其意义超越了单纯的技能比拼。如中医药适宜技术技能竞赛的获奖选手被纳入县康养旅游人才库,参与“中医研学游”“药膳体验馆”等新业态打造,实现了“以赛促训、以赛促产”的倍增效应,是“赛事+”融合模式赋能产业发展的典范,这一创新案例入选全市工会创新案例榜。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从车间到赛场,从指尖到心间,宜宾大地上,一场场激情澎湃的技能竞赛,犹如一个个强劲的引擎,带动产业工人队伍茁壮成长,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展望未来,宜宾工会将继续高擎技能竞赛的火炬,不断拓宽竞赛领域,深化竞赛内涵,让更多技能英才脱颖而出,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更加深入人心,为宜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磅礴的工会力量!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