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技能巅峰 铸就产业脊梁“精神灯塔”里的书香与电波乐山表彰10名“最美职工”南充市总工会举办“秋季恋歌”单身职工联谊活动绵阳北川驻拉萨“农民工之家”成立“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走进平昌中学实验学校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89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0-28

“精神灯塔”里的书香与电波

——遂宁船山区总工会“照亮”职工幸福生活路

陈中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职工在“共享职工之家”的职工书屋内看书学习 受访单位供图

当夜幕降临,遂宁城区商务区的步行街华灯初上,人流如织。喧嚣的商铺音乐、诱人的美食香气构成了这里的主旋律。

然而,就在这片商业繁华的腹地,一扇明亮的玻璃门后,却藏着一处与众不同的“静土”与“热源”。这里是遂宁市总工会、船山区总工会联合船山区多个部门单位创新打造的“共享职工之家”---它不像传统的工会办公室,更像是一座建立在车水马龙旁的“精神灯塔”,用书香与电波,温柔而坚定地照亮遂宁城区职工的“八小时之外”。

破解“落脚难”困境

“商务区步行街附近不少单位职工,一线劳动者反映午休没地方去、业余文化生活没有活动阵地,八小时之外想看书学习又要跑到8公里外的遂宁市图书馆,这些‘小事’其实都是职工的‘心头事’。”船山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破解职工“落脚难”的困境,工会主动调研走访,深入了解企业和职工需求,最终决定整合船山区资源,建设打造“共享职工之家”。

“占地2600平方米的‘共享职工之家’应运而生。这个‘家’涵盖市区职工书屋(船山区图书馆)、市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船山区同学堂)、‘同学堂’,可满足职工健身、书法、美术、文体等兴趣爱好需求。”船山区总工会主要负责人表示,“政府引导、工会牵头、多部门共建、职工共享,这才是可持续的‘共享’逻辑。”

截至目前,船山区“共享职工之家”已经服务辖区职工2000余人次,真正织密了服务职工的“幸福网”。

从“身安”到“心安”的精神栖居

走进船山区“共享职工之家”,打动人心的不仅是硬件设施,更是其中流淌的人情温度。

午休时分,家住遂宁城区的美团外卖骑手王伟坐在阅读角翻看一本《平凡的世界》。喜爱读书的他每天奔波于城市街巷,风吹日晒,却总在送外卖间隙挤出半小时来这里看书。

这是一个约100平方米的空间,原木色的书架和暖黄的灯光相得益彰。与窗外世界的喧嚣相比,这里仿佛一个按下“静音键”的舱体。书架上,不仅有专业技能书籍,更有大量文学、历史、社科乃至生活美学类读物。王伟在临窗的座位坐下,很快便沉浸其中。

“送单间隙,或者晚上等单的时候,这里就是我的‘充电站’。”王伟说这话时,汗水还挂在他的额角,他随后翻几页书,心就静下来了。言语间,他表示,在这里阅读就好像从奔波的生活里暂时“逃离”了一小会儿。

王伟的“逃离”,正是职工书屋设计的初衷之一。步行街商圈聚集了大量服务业职工---商场导购员、餐厅服务员、外卖小哥、保安员……他们的工作碎片化、强度大,缺乏稳定、舒适的学习与休息空间。“共享职工之家”的职工书屋,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成为广大职工触手可及的“精神栖息地”。

托管课堂解职工“带娃揪心事”

如果说职工书屋是职工们的“精神充电站”,那暑期托管班就是解决职工“带娃难”的“暖心避风港”。

“妈妈安心上班,我在‘小课堂’画画、做游戏,还能学古诗!”刚结束手工课的6岁孩子熊艺昕,举着自己的作品向接她的妈妈吴兰炫耀。 吴兰是船山区一名物流快递员,每年暑期,孩子的看护问题都让她愁眉不展。这也是众多一线职工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共同困扰,船山区总工会精准施策,将暑期托管班的服务重点聚焦于这类群体子女,切实解决了职工后顾之忧。

托管班由船山区总工会联合其他部门单位精心组织,在“同学堂”举办,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一支专业管理和教学团队,全力守护孩子们的平安快乐暑假。

托管班的举办,也让辖区企业尝到了“甜头”。每年暑期,员工因照顾孩子请假、调休的情况特别多,生产线时常缺人。据了解,自“同学堂”今年暑期开办托管班过后,辖区一家制造企业暑期员工出勤率提升到99%,生产效率提高了15%,企业负责人坦言:“工会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就是给我们企业注入了‘强心剂’。”

船山区总工会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始终坚持职工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除了职工书屋,“共享职工之家”还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就业帮扶室、心理疏导室、舞蹈室、智慧钢琴室、美术室、健身室等,让“共享”的覆盖面更广、服务的精准度更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