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传统与青春的奔赴接过父亲的錾子 将石雕技艺传承下去音乐话剧《戏梦长生》本周末成都展演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92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0-31

音乐话剧《戏梦长生》本周末成都展演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戏梦长生》剧照 主办方供图

本报讯(记者谢海欣)10月31日至11月1日,首部以戏曲宗师、川剧鼻祖魏长生为创作主体的音乐话剧《戏梦长生》将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大剧场展演。作为2025第三届成都中演戏剧节剧目,该剧以戏曲名伶魏长生为原型,通过音乐话剧形式,在时空层叠和充满诗意的舞台上,生动展现魏长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刻画他不畏挫折、勇于创新、敢为前人之不敢为的人物形象。

《戏梦长生》由一级导演敖晓艺担任导演,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教师王知遥担任编剧,知名词作家范远泰、董玉方,一级作曲、著名音乐人刘党庆联袂创作音乐,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宁方盖担任舞美设计,一级灯光设计师李蔚担任灯光设计,一级舞美设计师袁朝伟担任多媒体设计,一级服装设计郑敏担任服装设计,并集合了来自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四川省歌舞剧院、成都市京剧院张棪、查希等多位优秀青年演员。

导演敖晓艺表示,“相较于其他的舞台艺术门类,音乐话剧在表现形式上更综合更多元,对演员的要求更高,该剧在演出班底上集合了来自不同团体的优秀青年演员,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力求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演绎传统戏曲经典。”

魏长生(1745年-1802年),原名魏朝贵,作为“花部”(地方戏曲)的代表人物,他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更勇于创新。创造“以胡琴为主,月琴应之”的西秦腔;美化旦角化妆,改包头为戴网子、梳水头、贴片子,今旦角化妆仍沿袭此法;革新旦角做工,创造踩跷绝技。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赞他“演戏皆出新意,不专用旧本,声容真切,感人欲涕”。

在《戏梦长生》中,诗意地展现了魏长生艺术生命的全过程:青年扬名京城,中年下扬州传艺,晚年回到家乡成都,与川剧艺人结邻而居,对于川剧“五腔一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少年孤子到一代名伶,魏长生将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艺术融入戏曲,使当时以“雅部”昆曲独大的梨园行焕然一新,为戏曲的发展与繁荣作出巨大贡献,在中国戏曲史上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