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打造园区‘一站式’劳动纠纷调处平台,为园区职工提供便捷高效的‘咨询、调解、仲裁、诉讼、援助’全流程服务。今年,平台成功调处园区劳动纠纷247件,为92名园区职工追回劳动报酬85万元。”11月19日,德阳市罗江区总工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近年来,该区总工会积极探索构建组织、人才、工作“三系”协同的工会园区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有效维护了园区劳动关系和谐与职工队伍稳定。
织密组织体系,筑牢就近就便“监督堡垒”。由区总工会牵头,整合区人社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工商联等单位资源,设立四川罗江经济开发区职工法律服务专区。同步组建经开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集成“职工服务”“人民调解室”及“园区法庭”功能,打造集预防、监督、调解于一体的综合指挥枢纽。截至目前,园区已设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115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67个,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监督网络。
建强人才体系,锻造专业高效“监督尖兵”。重点从园区规模企业的工会干部和人力资源负责人中选拔监督员;积极推动园区网格员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实现“两员融合、一岗双责”;注重吸纳企业法律顾问、退休法官、检察官、劳模工匠等加入监督队伍。目前,园区范围内已有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292名。通过联合办班、集中培训和线上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订单式”“案例式”培训。今年以来,已累计培训园区企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220余人(次)。
筑牢工作体系,优化一体运作“监督模式”。推行“律师结对”服务,延伸监督服务触角,由经开区总工会选派专业律师与百人以上重点企业和重要产业核心企业结对。精准对接企业工会与职工需求,承担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矛盾调处等职责,提升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
推进“法治体检”入园区。组织工会干部、律师、人社业务骨干等定期深入园区的重点企业和高风险企业,通过查阅台账、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一对一”诊断。识别企业在劳动用工、规章制度、薪酬福利、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风险,并出具详尽的“体检报告”,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建议。今年以来,已为德阳树上鲜食品有限公司、四川新王铝业有限公司等20余家园区企业提供了深度“法治体检”服务。
大力推行“一函两书”制度。对于苗头性问题,及时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对于已确认的问题,则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对于拒不整改的情况,通过检察院下达《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截至目前,已向企业发出提示函12份、意见书5份,成功推动20余家企业进一步完善高温劳动保护措施、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