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阳酱油培育产业工人“由工变匠”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内江市工会审计结果运用与整改机制工作调研报告天华化工集团“攻坚文化”赋能企业发展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311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1-22

内江市工会审计结果运用与整改机制工作调研报告

陈玉梅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引言:

根据四川省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要求,内江市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审会”)于2025年9月组织开展内江市工会审计结果运用与整改机制专项调研。本次调研聚焦2024年度工会经费收支、资产及专项资金管理审计整改情况,通过查阅审计报告、整改台账、制度文件等,全面梳理工作成效、经验及问题,为深化审计结果运用、完善整改机制提供参考。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范围涵盖市总工会本级及所辖5个县(市、区)总工会和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总工会以及10个市直属基层工会。重点围绕审计整改落实、机制建设、结果运用三方面,累计查阅审计报告18份、整改报告18份、整改台账18套、制度文件23份,收集意见建议11条,确保调研数据真实、内容全面。

二、审计整改基本情况

(一)从审计整改问题的数量看

本次调研的单位,2024年审计查出问题共92个,截至2025年6月底,已整改落实83个,整改率90.22%,剩余9个问题均已制定明确整改计划。

(二)从审计整改的方式方法看

主要通过制度完善、流程规范、账务调整等方式推进整改。其中,通过严格制度执行、规范工作程序整改的数量为49个,占比59.04%;通过账务处理整改11个,占比13.25%。

(三)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成效看

本次调研的单位在制度建设、资产规范、资金监管等方面取得成效。其中,制定、完善制度11项;补记固定资产7.29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7.36万元。

三、审计整改机制建设和结果运用方面的经验做法

(一)强化党的领导,压实整改政治责任

内江市总工会始终将审计整改作为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抓手,党组及时研究审计查出重大问题的处理意见,对审计整改提出要求。经审会每年向党组和全委会报告审计结果和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被审计单位“一把手”切实履行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定期召开整改专题会、审定整改方案,2024年县级以上工会限期完成整改报告率达100%。

(二)健全责任体系,夯实整改主体责任

明晰责任主体。本次调研显示,被审计单位能够承担审计整改的主体责任,负责全面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并将审计整改工作纳入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目标要求,按项逐条落实具体责任部(室)、责任人等,确保整改结果真实、完整、合规。同时,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抓部署、抓协调、抓督办、抓报告,对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强化过程管控。整改工作坚持实行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四联单”闭环管理。经审会按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分类提出整改要求。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限等。“清单制+责任制”推进整改,确保责任无遗漏、任务可追踪。同时,审计整改中,经审、财务、相关业务部门加强沟通指导,及时了解整改中的困难,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帮助被审计单位找准根源、制定有效措施。

发挥联动力量。建立“经审+财务+税务”协同机制,通过“政策联宣、基数联核、欠缴联催”,纠正基层工会上缴经费基数差异问题,促进上缴工会经费增长。同时,经审会督促业务部门履行“一岗双责”,打破部门壁垒,实现“管业务必须抓整改”,推动审计整改从“单兵作战”转向“贯通协同”。

(三)完善督促机制,确保整改落地见效

健全整改跟踪机制。经审会将审计查出的问题逐项分解形成问题清单,通过台账化精细管理,明确“已整改、正在整改、未整改”三类认定标准,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并由“纪、审、财、业”四方对审计整改结果进行认定后实施“对账销号”。如市总工会统一制定《审计整改台账模板》,按“问题-措施-时限-进度-佐证材料”五要素填报,实行“月调度”。

健全检查督导机制。明确财务部门承担审计整改的监督管理责任,对一般性问题,通过常态化财务检查等对审计整改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重点难点问题,如涉及重大资金、资产或体制机制性问题,由财务、纪检、经审进行重点督办,必要时约谈相关负责人,推动被审计单位整改到位。

健全整改协同机制。建立“审计结果-预算调整”联动机制,对审计发现的低效项目进行评估。本次调研单位中,2025年,根据机制评估,调减6个预算执行率低于60%的项目,并将节省资金投向重点领域;建立“经审+纪检+财务”联合督查机制,针对整改完成率低、质量不高的单位,联合开展专项“回头看”,推动县级以上工会审计整改完成率从80%左右提升至90%左右。

(四)深化结果运用,推动整改效能提升

审计结果运用到服务大局和科学决策中。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及时向党组汇报,为工会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经费收支、资产管理等活动的审计,及时揭示和预警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推动工会组织提前介入、防范风险,保障工会资产安全完整。

审计结果运用到完善制度和源头治理中。针对审计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和制度缺陷,督促被审计单位深入剖析根源,及时完善经费收支、物资采购、资产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堵塞漏洞。2024年新增或修订的11项制度中,“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工会经费管理办法》《机关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机关经济合同管理暂行办法》《货币资金管理办法》等7项制度直接源于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从源头防范同类问题反复发生,切实发挥“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审计结果运用到会员监督和服务提升中。经审会将年度审计工作情况和整改落实情况提交同级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审议,接受会员代表的民主监督,使审计结果运用成为工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注重促进服务提升,将职工满意度作为整改成效的重要指标,被调研单位2024年重点项目职工满意度测评达95.8分。

四、审计整改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整改质量参差不齐。整改不够彻底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个别单位固定资产登记仅完成台账录入,未实地盘点核对;长效意识不足。个别基层工会“就事论事整改”,未建立预防机制。

(二)整改协同机制不够完善。内部协同存在短板,如,经审、财务、纪检部门虽有协作,但个别时候仍存在“各管一段”现象。如经审查出问题后,财务部门未及时指导制定整改措施、未跟踪整改执行情况;基层监督力量薄弱,县(市、区)总工会经审干部人员力量不足,且大部分为兼职,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在对基层工会审计整改督促检查上存在整改跟踪不及时的风险。

(三)审计结果运用深度不足。结果运用范围还不够广,一般运用于制度完善方面,在干部任免、评优评先深度挂钩上还不够,对领导干部的约束性不足;共性问题治理不够彻底,“原始凭证不完善”“预算执行率低”等问题在基层工会反复出现,建立长效防控机制执行不够。

五、下一步做好审计结果运用与整改机制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持续强化基层赋能,提升专业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三同时”配齐配强经审干部。采取业务培训、技能竞赛、交叉审计等方式促进业务能力提升。特别要加强“分层培训”,对基层工会主席重点培训整改责任落实相关内容;对经审人员着重培训预算与决算审计、财务收支审计、资产审计等专业审计技能;对财务人员重点培训会计核算、预算编制相关内容。

(二)持续健全协同机制,凝聚监督合力。深化贯通协同机制建设,建立“经审+纪检监察”联审模式,聚焦重点资金、重点项目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执行情况等,与驻会纪检监察组联审、联查、联督,提高经审监督权威性;建立“经审+财务监督”联动模式,促进审计监督与业务指导的持续协调和良性互动,切实发挥工会经审工作的审帮促作用。

(三)持续深化结果运用,释放整改效能。拓展结果运用场景,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工会领导干部“述责述廉”内容,作为考核、任免、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整改不力的单位,严格落实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制度。推进问题系统治理,编制《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指南》,汇总常见问题,明确防控措施等。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