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换新颜 成都奏响2023“春之曲”“响应停靠公交”开来了保护历史地名  留住文化的“精神家园”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506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2-10

旧貌换新颜 成都奏响2023“春之曲”

记者万天月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去年,《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出炉,提出 “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173个老旧片区有机更新,新增改造老旧小区2555个,打造特色街区100条。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老街区、老建筑,即将以崭新的风貌出现,提升城市“烟火气”。新年伊始,经过精心打造升级的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已经呈现,连日来,记者前往部分街区进行了实地探访,带你一窥这座我们熟悉的城市又迎来了哪些喜人的变化。

位于成都东郊记忆园区东南角的东山Re°est

风貌提升后的纯阳观街片区

风貌提升老街巷“穿新衣”

2月4日立春,在午后阳光的助力下,最高气温升至18℃。阳光透过路边行道树的枝丫落下斑驳的影子,偶尔吹来的一阵微风,拂动枝叶沙沙作响。走进锦江区纯阳观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街道两旁居民楼特色鲜明的外立面彩绘,新贴的灰色瓷砖、新装的白色雨棚、镂空雕刻的空调栏……一处处用心的小细节让人眼前一亮。“没想到小区的外立面在今年春节穿上了‘新衣’,居住在这里幸福感更强了!”看着眼前的新变化,在锦江区梓潼桥正街居住了半辈子的周先生没有想到,曾经的老街也有了“新面貌”。

近年来,成都市住建局统筹推进城市片区既有建筑风貌提升,此次改造更新的纯阳观街片区就位于春熙路时尚商圈。通过立面改造和场景植入,对纯阳观街、隆兴街、岳府街等17栋建筑立面进行了改造提升,在重塑街区空间的同时,让老街巷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谁也不曾想到,就在去年,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从前这边沿街房屋的外立面还是那种老旧的深灰色墙体,雨棚也是各家各户自己搭的,有很多已经老化发黄,不够统一美观。”据沿街一商铺老板介绍,街区建筑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附属构件材质老旧,破损严重。“通过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如今整个片区看上去都更协调,也更有质感。”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在与纯阳观街区毗邻的三道拐街,也通过整体风貌提升让人耳目一新。道路两旁的老旧围墙换上了明亮的橘色“新衣”,以萌趣十足的卡通熊猫元素串联而成的“民法典在成都”主题墙绘,一步一景,进一步强化街区文化特征。

如今,走进纯阳观街片区,乘风巷里的一张张老照片静静地述说着这里的前世今生,巷尾创意十足的川剧川茶景观元素可供市民游客拍照互动。“城市更新,关键要注重场景营造,让‘新场景’展现城市特色,真正服务于城市中的人,为大家带来宜居、舒适的生活新体验。”据锦江区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纯阳观片区还将以“一轴、两线、三场景”作为支点,在串联华兴街的同时,构建“蜀都味,国际范儿”的城市美学体验空间,打造出“市井烟火区·锦江慢生活”的别样味道。

植入新业态特色街区又“上新”

个性潮牌店、草坪露营、围炉煮茶、前沿艺术空间……当现代创意元素入驻老工业区,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月3日上午11时,成华区东郊记忆艺术区火车头广场上人头攒动,拍照互动、休闲品茗、打卡潮玩店铺……各年龄段人群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休闲娱乐项目,尽享都市多元生活。

去年以来,位于成都东郊记忆园区东南角的这个近20亩的“秘密花园”开工建设,以“东山Re°est”的新名片进入公众视野。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全面提档升级,伴随着今年春节期间东山Re°est正式开街及一系列主题文旅活动的举办,曾经闻名全国的老工业区,正以丰富鲜活的形式不断焕发新生。

在园区草坪露营广场一旁,一处极具特色的红砖建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了解,这个由区域内的独栋建筑39号楼改造而成的全新“东山艺术馆”,展陈面积达900平方米,室内高度达12米,正式开放之后将持续带来关于艺术、文化、时尚等各类中小型展览、数字艺术展及配套商业活动。同时还将联动户外广场区域里的公共艺术装置及多功能城市界面,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展览社交空间,成为艺术赋能城市发展的又一亮丽名片。

2月5日,适逢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这一天,成都市青羊区的文殊坊街区内,猜灯谜、套圈、夹兔子……汇聚传统文化、民俗市集、美食小吃,通过举办主题游园活动和一系列配套玩法,让广大市民在热闹喜庆的氛围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周末时光。

成都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的文殊坊,是成都市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中的九坊之一,同时也是展示巴蜀文明、天府文化和成都魅力的重要窗口。记者了解到,当前文殊坊二期东片区已处于试营业阶段,将于今年年中举办开街活动,西片区也预计在今年大运会后开建。

与聚焦非遗文化和成都本土老字号品牌的项目一期相比,文殊坊二期更加注重点亮夜经济、吸引年轻群体,打造“新成都的体验感”。未来,这里还将迎来一批品牌首店和特色店铺入驻,以及成都文化与赛博、国潮等经典元素相结合的“文旅新地标”---妙圆剧场。历史悠久的文殊坊,在成都城市更新的“精雕细琢”下,将为我们呈现出新旧交融的崭新姿态。

系统性指引为城市升级之路保驾护航

城市更新不仅是简单地提升建设外貌,还要将历史文化保护与文旅、商业、产业等业态融为一体。

2021年8月,《成都市公园城市有机更新导则》印发,明确规定在做“传承历史记忆的城市更新”时,应“以保护传承、优化改造为主,拆除新建为辅,推动保护保留建筑与文商旅体等融合发展,实现历史传承。”

就在今年1月,成都市住建局又出台了《成都市城市更新设计导则》(以下简称“《设计导则》”)。作为全市首个城市更新领域的系统性指引,《设计导则》针对不同空间类型提出了具体的更新方法及配套案例,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成都市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统筹谋划机制,从规划政策、改造模式、具体实施等层面入手,制定了城市更新相关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但现有规范指引侧重于宏观规划指引及微观设计领域,缺乏对城市更新设计建设的系统性指引。”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更新既关乎做优做强城市功能,又关乎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设计导则》的出台,不仅为下一步城市更新的相关设计工作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工具箱”,也为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在不同建筑空间里的应用,以及发挥特色建筑在物理空间环境改造中的创新价值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