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支招缓解“开学综合征”国家卫健委权威指南来了《狂飙》里提到的干眼症真是“绝症”吗?癌症是怎么发生的?治疗的方向在哪里?青橄榄罗汉果炖瘦肉正确面对疫情 提高心理韧性“阳康”后应少食多餐放缓节奏近期谨防禽流感病毒突变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50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2-11

正确面对疫情 提高心理韧性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唐鑫

自疫情发生以来,有关疫情对儿童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层出不穷。

总体来说,疫情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各个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最严重的,2022年,一项涉及全世界130余万名儿童青少年的综合分析发现,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的比例分别为31%、31%、42%。可以说,疫情对心理健康的损害是逐年加剧的。另外,疫情造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在青少年中也屡见不鲜,表现为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噩梦等。一项国内的研究表明,仅在疫情初期,统计报告显示青少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高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值得重视的是,疫情引起青少年的社交活动和社会联系显著下降,并且带给青少年更多的孤独感体验。

尽管疫情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但我国政府和国内教学研究机构及心理健康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为积极应对疫情造成的心理健康后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也因此看到了一些可喜的新发展和变化。例如,在疫情期间,我国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和应用蓬勃发展,针对疫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热线电话不断涌现。这为我们后续利用技术手段解决各种青少年教育和心理难题提供了更为高效便利的工具。

提高心理韧性将作为疫情教给我们应对当下和未来的重要一课。在以后的漫漫人生路当中,依然还会有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具备了心理韧性,我们终将能战胜它们,继续追求美好人生。该如何培养心理韧性?首先,应当树立对压力的积极认知。最新一项发表在《自然》上的研究发现,当我们认为压力可以带来机会和成长的时候,事实上我们应对压力的能力更强了,更能应对挑战了,这就是发展积极的“应激心向”。其次,要在适当的时候寻求外界的支持和帮助。事实上,韧性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是自己一个人去扛。在面对巨大的挫折时,我们需要他人的情感认同和支持,也需要他人的直接帮助。再者,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当对未来保持着希望和期待时,当下的很多艰难险阻也更容易在心理层面被消解,许多的负面情绪也更能被及时化解。(据《光明日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