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举行会谈出具虚假报告 成都一汽车检验机构被罚包工头给工人写欠条 遭工人起诉追“薪”成都工会积极开展公益法律服务行动一份调解书架起信任桥梁欠钱不还还转移抵押房产?法院:撤销执行有温度 成都武侯区法院助企纾困解难职工在两个公司同时就业,发生工伤后该由谁来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北京昌平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工作站宪法宣传进高校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52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3-02

一份调解书架起信任桥梁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 (实习记者张宸菱)2月28日,记者从成都市金牛区法院了解到,近日一件既普通又特殊的追索劳动报酬案件在金牛区法院调解成功。一份调解书,化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信任桥梁,送到了双方手中。

事情的发生要从今年1月17日说起,当天,因认为用人单位不具备给付能力,双方约定的支付期限还未到,劳动者便一纸诉状告到法院,要求用人单位立即履行劳动报酬的支付义务,并向法院申请冻结用人单位的对公账户。起诉后,用人单位则认为劳动者主张的所谓劳动报酬系未到期债权,不能得到支持,反而要求劳动者赔偿因保全行为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损失,双方矛盾愈发激化。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了解到,劳动者并没用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用人单位的给付能力不足,面临败诉风险;而用人单位对公账户被冻结,影响了正常营业。双方都因此次纠纷面临困境。

法官意识到,化解纠纷的核心是抓住问题的根本。明明距离债权到期还有一个多月,劳动者为何如此心急如焚对簿公堂?在深入走访、沟通后发现,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不信任是该案的根源。为了解决这一根本矛盾,承办法官多次组织双方静下心、沉住气、面对面坐下来调解。

经过不懈努力,当事双方最终达成合意,金牛区法院随即制作了调解书并送达给了双方当事人。在收到调解书的第一时间,劳动者当即申请解封了用人单位的账户,而用人单位也承诺到期一定会主动履行债务,不辜负劳动者的信任。

薄薄的一份调解书,既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又解除了用人单位的困境,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避免了衍生案件。双方对处理结果十分满意,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