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杨绛先生只用平淡的语调写下“我们仨”之间的生活小事,没有浮华的词藻,没有过度的修饰,只在暮年完成女儿临终心愿。这是一部家庭回忆录,也是一份稳稳的幸福指南。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92岁高龄时的作品,意义非凡,记录了她和钱钟书以及女儿钱瑗的人生经历。书中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0余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有喜悦有辛酸有温暖有伤感……或许,这本书能让我们感同身受,就是因为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吧。酸甜苦辣都尝个遍,才是生活。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是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同寻常的遇合。”杨绛先生如是说。
杨绛先生一家三口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经历风雨飘摇,饱尝苦楚。但她却用平实的笔调,有时还捎带愉悦的、轻快的感触,来叙述一家人为求学,为工作,为团聚而颠沛流离的坎坷人生。我们知道在文字背后所经历的苦难与艰难,但书中丝毫没有读出愤怒、不平、埋怨这些负面的情绪,读到的尽是乐观、平和、慈爱、满足这些积极的心态。有如此豁达之胸襟,有如此从容不迫之气度,有如此与世无争之情怀,实在令人为之敬佩。在娓娓叙写的文章中,文字很朴实简洁,但每每读起来又总会觉得很沉重。回忆离她而去的丈夫和女儿,回忆那些曾经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爱与艰难的日子,读他们的人生,看到的满是流淌在艰难生活中的温暖与爱。世上有千千万万个“我们仨”。读这本书时,我时刻会想到自己和父母,我的母亲也曾说过这样相似的话语“生活再难,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起起落落皆是小事儿”。这份知足,便是对人生的态度;真正的人生圆满,并不是锦衣玉食,也不是腰缠万贯,而是有一个想要守护的家庭,不为名利所牵绊,在自己的方圆里,求得一份自由和闲适。
这本书关于亲情,却不单是讲述亲情,话题和内容让人舒适,看得耐人寻味。杨绛先生的文字温暖、内容丰富、感情细腻,我觉得较之于她的丈夫而言,她是个更活泼、更有趣的人呢。除了温暖,杨绛先生在晚年失去老伴和女儿,也始终是伤感的、孤独的,“我们仨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面对至亲离去的描写是隐晦、克制的,用梦境代替现实,把悲痛揉进了寒柳边漫长古驿道上一次次的离别中。
有时,我们为了家庭里锅碗瓢盆琐碎的小事而喋喋不休,为了金钱利益而彼此耿耿于怀,我们不断地抱怨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可曾想过原因?单纯、简单的“我们仨”对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是一次净化,过滤掉了尘世的一切阴霾,只剩下朴素、纯净和美好。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小事值得我们去寻找乐趣,只要我们将心态进行转变,看待同一件事的角度不一样,就会发现一些独特的魅力。
只有家,才是最好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