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假被告以参与公益活动弥补公共损失撑起专业保护伞 给足文物安全感受伤索赔遭拒 工会协调追回工会“娘家人”指派律师帮忙追回损失出车期间疲劳驾驶发生事故受伤,是否可以申请工伤认定?成都高新区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南充市总工会法治宣传进社区深入宣传行政复议法 护航井研高质量发展线上线下齐发力 工会普法在行动“纵卫”团队为知识产权维权找“解法”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755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2-12

撑起专业保护伞 给足文物安全感

资阳 邓雲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11月13日,巴中市一村民为了让文物实现“穿衣还愿”,对南江县石飞河部分摩崖造像进行涂色。事件发生后,当地立即对现场增加了保护措施,防止不当行为造成二次损害,公安机关也正在对此依法开展调查。国家文物非私有,一旦文物被损伤害难以逆转,要为其撑起专业保护伞,肃清自然与人为的潜在威胁,给足文物安全感。

“保护”和“破坏”的界限不容模糊,明确职责范围是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文物保护单位承担主要职责,应当冲在保护第一线,严格规范程序,对管辖区域内的遗址遗迹,运用专业知识去修复还原,且做好未雨绸缪的预警对策,将威胁消灭在萌芽之初。

摩崖造像被涂色并非破坏文物的个例,提高民众素质水平势在必行。据《新京报》报道,破坏造像的村民是信众,不仅未向村委会报告此事,且认为涂色是在做好事,也是保护文物。未经过任何的考古工作,不了解文物的本来面貌,就按照现代意愿随便动手在文物上涂抹,是违反文物保护原则的,是一种破坏。必须要科学引导民众保护本土文化遗址,尤其是要推进文物保护知识与法律“下乡”,增强人们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也避免部分民众因“好心”而受法律制裁。

文物保护应当是共同发力的,既要村民监督上报,又要保护单位专业落地,共建“官民合力”的系统网络。沧州铁狮子因“保护”跪倒在“专家”面前,武当山“雷火炼塔”的金顶随避雷针的“保护”而黯淡,不仅要杜绝“无知愚昧”,更要警惕“专家破坏”。我国文物古迹丰富,分布广泛,相关单位很难将保护触手伸至各角落,需要保护网络中的每个节点互通互助,政府、专家、民众应当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达成某种动态保护机制,形成政府部门定级保护、专家科学建议、民众自发监督保护的良好互动。

文物古迹是见证历史的重要载体,由人民创造同时也需要全体人民的保护。《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一经播出广受好评,唤起了大众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保护文物不能只靠某个单位、某个人,文物保护单位要因地制宜制定保护方案,正确规范地引导民众保护爱护文物,把威胁排除在伞外,为文物遮风避雨,在岁月长河中历久弥新。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