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初,姚本富携全家从北京搬到了大山深处的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原名长征机械厂)三线建设基地,做起了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检验工。
到地方一看,这里的环境比姚本富想象中还要差,住的是由油毛毡、竹席搭建的临时工棚,简称席棚子。那个时候,工厂建设刚全面铺开,需要的零部件种类多、需求急、数量不定。如果外购,所需周期长,势必会造成相关项目拖延或停工,影响进度。工厂决定自己生产这些零部件,姚本富、王安、刘跃等老师傅带着十来个年轻人一起动手,用石头垒墙,油毛毡铺顶搭建简易的铸造车间。
当时,工厂还没有钢板卷弯机,无法制作直径1米左右的烟囱。他们就把3个废弃的油桶两头打通,然后对接起来做成一个简易烟囱,点火一试,排烟效果还不错。铸造炉造好了,燃料又成了困难。没有煤,厂里只能与当地老乡商量,购买他们的木材当柴火。
终于,在1970年8月7日,姚本富与工友们一起,在自己参与搭建的厂房里,自己造的炉子里,用土办法炼出了厂里第一包铁水,称作“争气铁水”。
曾令川 记者 张杨/文
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