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瓦的风骨母亲的成都情结初见罗目古镇心上的书房农民工剪影(组诗)年味  上瘾的豆花饭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792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1-26

初见罗目古镇

何春奎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峨眉山脚下的罗目古镇 资料图

从峨眉下山后,径直登上了前往罗目古镇的公交。两元的车费,十多分钟的车程。罗目古镇,就这样不声不响地闯入了我的视线。

场口那块“罗目古镇”的石碑,突兀地映入眼帘。初入场口,只见这里街道宽阔,矗立两侧的混凝土楼房,大红店招下林立的小吃店,人声喧哗四溢。

一直向前,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对面的街道稍窄些,一席青瓦木楼袭来,于是毫不犹豫地举足进入。顺着这条街,拐向那条巷,在弯弯拐拐的街巷中徘徊转折,历史的印迹,文化的气息,生动地进入了我搜寻的双眼,触摸我无处安放的双手,抵达我辗转的内心。

罗目又叫青龙场,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元年,是茶马古道从平原进入山区的第一站。踏着青石街道,漫步八街七巷,青瓦木楼鳞次栉比,穿榫斗梁,雕花精美,古朴厚重。

这里曾经商贾云集。很多临街铺面都是上槽板的板门,用一条条竖着的木板卡在凹槽里,充当门墙。清晨,卸下门板,门户大开;夜晚,装上门板,严丝合缝。小巷里的民居一栋挨着一栋,青砖砌墙,雕花门楣,木格窗棂。如果你穿过其中一条长长的甬道,就会看见一个中有天井的四合院,恍惚中想起童年里外公家那座院子。行走其间,静谧萦绕,偶见三两拍照打卡的游人,与我一样,不忍打扰古镇独有的这份宁静。

在我看来,“原生态”是未经刻意打造的,还保持着历史的本来面貌。一道清波穿街而过,缓缓流淌。 我蹲下身,伸手去触摸水的清冽与柔润。原生态是自然随性的,没有大拆大建的民居前,堆叠着古镇人家对生活的热爱,各色花卉依着墙柱,靠着木窗,摆出自在姿态。

经行一户人家门前,四个老妪围着小桌椅,玩着扑克牌游戏,不在乎输赢,在乎的是这份清静和舒适。这时,阳光暖照,溪水缓流,花朵静开,老屋默然。

行走中,我发现但凡铺有青色瓦脊状的路面,四周必有景点。看来“原生态”,并不代表不闻不问,修旧如旧、保持本貌,游人见到了真模样,归乡人见到了原样子。古镇上的文旅小店,店招和装饰也都是依着木楼的式样来造型。走进古镇上的一处文化名人故居,老旧的楼头、狭窄的居所,虽未作大的翻修,但仍然可以让人感受到当时它的主人在这里生活和奋斗过的痕迹。

罗目是古老的。经年风雨侵蚀,一些小巷的房子早已青苔漫阶,野草侵墙,野花摇晃在屋檐上,一种荒凉孤寂之感,定会压抑着游子的胸口。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他们眼前会晃荡着青瓦木楼的旧影,萦绕着浓烈的乡愁,罗目是故乡,也是他乡。

站在巷口远眺,晴空如洗,峨眉如黛。罗目是峨眉群山环拥间的宝地,浸染青翠的自然风光,流淌千年的文化印脉。罗目不大,游玩仅需两三个小时;罗目悠久,初见即如故,初见便倾心。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