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月25日《工人日报》报道,我国不少地方工会通过引入AI智能机器人,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不仅弥补了法律工作者数量相对较少、地域分布不均等现实矛盾,也为职工群众带来了便捷、经济的法律服务,极大地扩展了工会的服务范围。
目前,我国逾14亿人口,却只有50多万执业律师,远不能满足大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广大劳动者遇到法律纠纷、权益维护等专业问题,往往搞不清楚,需要专业的法律支持。而工会组织组建的职工法律援助队伍,受限于人员、成本,以及所处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引入AI人工智能机器人,为当事人提供适时的专业化法律服务,就能不断扩大工会的服务范围,持续提升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
今年1月3日,《全国总工会广泛应用人工智能行动》正式公布,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会工作广泛应用,实现工会工作线上线下智能化转型。其中,当前重点工作是做好智能职工法律援助、智能12351维权服务、智能职工创新创业辅助、智能职工生活助手、智能职工健康、智能职工教育培训、智能职工文化艺术等。
实际上,以“AI助力工会,智慧服务职工”“人工智能,赋能工会”等为宗旨的工会智能化服务,不少地方工会已先行先试并落地见效。如重庆市总工会通过推出智能机器人,为职工提供专业、便捷、免费的法律咨询;广州市海珠工会的“海珠工会数字人”,可24小时零距离服务职工,对职工的问题“有问必答”……可以说,AI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无论是对职工法律服务,乃至赋能工会各项工作,都将带来一场大的变革。
诚然,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不断迭代完善中,法律AI智能机器人能否准确理解错综复杂、千差万别的个例案件,并就此给出精准的咨询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只是在展望近年来该项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有理由乐观地相信,智能法律服务在未来必将被广泛应用,“AI助力工会,智慧服务职工”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