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工匠、上海市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周耀斌的到来,给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吃下了定心丸。该企业正在进行生产许可证申报,时间紧迫。在周耀斌的帮助下,难题迎刃而解,企业至少提前一个月拿到生产许可证。
当前,有的地方组织开展了“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劳模工匠是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能够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把企业面临的实际难题比作疾病的话,那么这些劳模工匠无疑扮演着专业医生的角色。点子与技能属于不可多得的生产力,能够持续创造价值和财富。处于困境的企业,在劳模工匠帮助下不仅能更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还可能以此为契机利用智力资源拓宽发展通道。
具体实践中,在企业开办、证照办理等方面提供跟踪式、保姆式服务,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技术技能不足、人才智力保障不够、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等困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慧保障。可以及时满足企业需求、提供“技术问诊”,并主动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此,既能帮助企业快速走出困境,又能使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助企纾困的有力措施。从送技术到送服务再到送培训,实现精准帮扶,措施就会事半功倍。
在各地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现实背景下,实施“送诊上门”式助企纾困举措,对于如何更好服务企业带来了一定启示。一方面,为企业服务要主动下沉力量,搭建网络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广泛收集企业需求和困难,让服务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既满足企业的普遍性诉求,也注重对个性化问题的解决。
各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时,不妨结合当地实际和企业情况,多推行“送诊上门”式服务。(据《山东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