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协作协同 共同绘就劳动者权益保障同心圆关注“农村学生营养餐补贴被挪用挤占套取”事件大学生暑期实习切莫“弄虚作假”为“China Travel”再添一把火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921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7-13

为“China Travel”再添一把火

夏振彬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线下,外籍游客人数大增,多地名山大川、城市街巷、火锅店里“长”满了外国人;线上,相关视频火遍全球社交媒体,“China Travel”成了妥妥的“流量密码”。

据7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国游”爆火,既源于中国的独特魅力,源于中国社会的开放包容和人民的热情友善,也是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结出的硕果。欢迎各国朋友来趟“说走就走”的中国行。

透过“China Travel”感受中国活力;“China Travel”爆火,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对于“China Travel”,相关报道已多如牛毛,讨论亦不计其数。那还能讨论什么?不妨降个“维度”,从区域发展或一座城市的视角,想想它意味着什么。

其一,发展机遇。旅游是生意、产业,且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素有“兴一业,旺百业”之说。眼下,各地都在想方设法挖掘消费潜力。而入境游,必然带来“真金白银”的回报。对游客本人而言,旅游是娱乐休闲,也是了解一个地方的窗口。人来了,有了接触、体验、互动,就可能有好感、有向往,进而有更多可能。换言之,入境游不仅有助于文旅行业,还有望带动人文、商贸、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如此机遇,当然可贵。

其二,“免费”传播。百闻不如一见。很多外国朋友经亲身体验,成为魅力中国的“自来水”,甘当行走的“代言人”。对城市而言,也是如此。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最受外国游客青睐。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关于中国城市的视频流量颇高。我们常说“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一直以来,很多城市都在国际传播上大做文章,而“ChinaTravel”将“自己说”变成“别人说”,既省钱省力,又直接精准,可谓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美誉度的绝佳契机。

那如何接住这波流量?这显然是道“送分题”,但还是值得啰唆两句。

认识上,应再“深”一层。不久前,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强调“提升入境旅游便利水平”。再往前看,从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大,到进一步提升支付便利性、多地景区取消预约要求,诸多举措都与入境游有关。从中可见,发展入境游是一个大动作、大手笔。唯有“躬身入局”,才能服务大局。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系统地谋划一下,而不能“已读不回”、漠然处之。今年4月15日起,上海有企业推出“入境免费半日游”项目;从6月底开始,广州向中转国际游客提供免费一日游服务。这份主动,就值得赞许。

行动上,要更实更细。入境旅游是一种综合体验,任何痛点、堵点、卡点都会影响游客的出游热情,导致挤出效应。各地不妨切实站在“老外”的视角,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不同场景,全链条(从游客入境到离开)优化服务体系。比如,在政策上如何提升购票、餐饮、住宿、出行等便利化水平,哪些区域应完善外语指示标志;对商家来说,是不是要做一份英文菜谱,导航软件能否增加多语种服务,能否为酒店工作人员提供必要培训……让游客的“中国之旅”更丝滑美好,才能更好提升流量转化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大量朋友从远方来,更是快事一件。期待各地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为火热的“China Travel”再添一把火。 (据《广州日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