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种“奇怪”的直播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点进去一看有的是专业的“情感导师”为您解决家庭矛盾,有的是主播将冒险所得的宝物准备在直播间里送给有缘人……这些在年轻人看来假得一眼就能识破的剧情,却坑骗了许多老年人。
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的父母就是某直播间的忠实粉丝,他们为主播花光存款疯狂网购、打赏,甚至还有老人为此借了网贷。有网友将直播间套路的证据摆在了老人眼前,可他们依然选择不相信,心甘情愿地掏空大半辈子的积蓄在直播间打赏。
直播间诱导老年人进行消费和打赏,既是因为主播会打“感情牌”,通过甜言蜜语和情感攻势为老人们找到了情感寄托;也有平日里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平时感到孤寂而拉低了“心理防线”的因素;还与短视频平台针对老年人直播打赏没有建立完善的打赏限制机制有关。
怎样才能让老年人远离大额直播打赏?一方面需要从情感需求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家庭和子女要给予老年人应有的陪伴和关爱,教会他们识别网络陷阱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防线,才不至于被主播三两句“糖衣炮弹”蒙骗后冲动消费;另一方面需要短视频平台加强监管,针对老年人群体应建立起相应的“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按照直播间的销售资质、信用等级对直播间进行划分,落实黑名单禁入制度,杜绝不良商家利用直播坑骗老人。另外对于老年人易冲动消费的产品,比如保健品、古董类要实行分类管理,这些物品的售卖本身就有专门的规定,直播平台更应该将其纳入细分类别进行严格监管。
总之,降低老年人在网络环境中遭受欺诈的风险需要多方合力共同参与,更需要时间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定,让我们共同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注,守护他们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