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电影国庆档中,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以真挚情感铸就英雄影像,带观众共同追忆峥嵘岁月。该片将镜头对准抗美援朝最惨烈的战斗---铁原阻击战,没有退路,唯有向前。74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启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征程。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74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三位来自泸州市叙永县的抗美援朝老兵,聆听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抗美援朝老兵王远芳
抗美援朝老兵叶安
抗美援朝老兵魏世君
王远芳获得的荣誉
叶安的立功证书
王远芳:“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同志们,你们到朝鲜去,不是为了死,是为了生,为了全国人民的生。”谈及1951年参加新兵训练时营长对大家说的第一句话,92岁老兵王远芳记忆犹新。
1932年10月出生的王远芳是叙永县马岭镇人,父母早逝,家里只有两兄弟相依为命。1951年,国家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参军从戎,在哥哥的支持下,年仅18岁的王远芳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踏上了抗美援朝的道路。
王远芳回忆起从叙永前往朝鲜的历程表示:“先在吉林训练了2个月,9月左右开始进入朝鲜,由于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均被美军炸毁,所以援朝军队只能徒步去前线。”他们到达朝鲜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修建飞机场。当时美军最引以为豪的便是他们的空军作战能力,在双方军事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修建好一个飞机场对于抵抗敌人的袭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想在美军眼皮子底下大规模修建飞机场显然并不容易。“美军的飞机随时会飞过来扔炸弹,我们就躲进防空洞。有的来不及跑,被炸弹炸死了,或者被土埋在下面,被埋得深的战友牺牲了。我埋得浅,自己爬了出来。活下来的人,又继续修建飞机场,那是用战士们的生命堆出来的战场。”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王远芳老人的记忆依然清晰。他向我们讲述着当时战火纷飞的场景和战士们英勇奋战的过程,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
飞机场修好后,王远芳跟随部队到达前线,加入到激烈的战斗中。当年和他一起跨过鸭绿江的战友,绝大部分都长眠在了异国他乡。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王远芳在山西军区部队训练新兵,直到1957年5月才回到家乡叙永县。
退伍后,王远芳在一家相馆从事拍照工作。家里的电视墙上,一幅幅摄影作品装裱精美,他向笔者挨个介绍他的摄影作品,其中一张是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战友合照。凝望着曾经的战友,王远芳久久不愿放下拿在手里的照片。
“胜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拿命拼来的,如今的幸福生活也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对于先烈们,我们有理由以最热烈的感情予以纪念。”回忆往事,王远芳看上去很平静,但提及牺牲的战友们,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悲戚与怀念。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采访过程中王远芳念叨最多的话语,这简短的一句话却是无数先烈浴血奋战换来的,他们用血肉之躯守护着祖国的和平与安宁,正如营长所说的:“同志们,你们到朝鲜去,不是为了死,是为了生,为了全国人民的生。”这份视死如归的勇气,这颗为国为民的爱国之心,必将被我们传承和发扬,如一盏明灯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
叶安:“我们当时正年轻,轻装上前线英勇无畏”
74年前,年仅18岁的叶安与战友们一道奔赴硝烟正浓的战场。
“当年过鸭绿江的时候,就没想过其他,我们当时很年轻,18岁的小伙子只想着跟着志愿军部队,听从指令。国家让我去,我就去。共产党员冲在前,打在前,从来没怕过。把行李寄存在老百姓家里,就轻装去了前线。”叶安回忆起抗美援朝的亲身经历时,眼神凝重而坚毅。
在一次执行传达上级指令到前线的任务时,所有通讯设备都不能使用,上级首长的作战指令只能由人送往前线,当时作为司令部见习员的叶安主动承担起了传达指令的艰巨任务。执行任务途中,正好碰上敌人空军侦察兵前来巡逻,敌军侦察兵发现在空地上行走的叶安。“我当时在路上走着,白天路上没有树木遮挡,一切都很清晰,敌人的飞机飞得很低,看到我就开始扫射,正好旁边有个田坎,我把它作为掩蔽物,通过左右移动躲避来躲过了敌人的射击。”谈到那次危险的经历,老人仍心有余悸。
叶安在抗美援朝战备训练、国防施工、地方建设、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中,由于成绩突出,在朝鲜荣立三等功一次,回国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不仅将他铸造成了一名优秀军人,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30岁退伍之后,叶安被分配到国家税务总局叙永县税务局工作。在他担任负责人期间,所在的基层税务所多年被市、县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1980年,他所在的税务所还被授予“红旗税务所”的光荣称号。
“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非常好,当代年轻人们更要努力拼搏,听党话、跟党走。”谈起对年轻一辈们的寄语,叶安反复强调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使命。
魏世君:“父亲希望我去当兵”
1934年7月出生于叙永县的魏世君,如今已有90岁高龄。平日里他爱好养花、书法,也热衷于根雕、奇石,但鲜为人知的是,老人还有另一个特殊的身份---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
1951年5月,16岁的魏世君听闻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毅然决定应征入伍,投身保家卫国的伟大事业。他请求夜校的老师帮自己提交入伍申请,却因身材矮小未能得到老师的同意。碰了壁的魏世君依然没有放弃参军的念头,他来到征兵处再次报名,可还是由于同样的原因,负责征兵的同志担心他没有办法应对战场上严峻残酷的环境,对他的申请不予通过。
“后来我又第二次去报名,表示自己虽然目前看起来矮,但今后还会长高的。”魏世君笑着回忆说,“征兵处的同志又告诉我,说朝鲜很冷,飞机大炮不断,我说不怕的,我一定要去,最后终于报上了名。”谈及往事,老人的脸上荡开一抹浓郁的笑容,神色间满是骄傲与自豪。“投身军旅保家卫国一直以来就是我的梦想。”就这样,魏世君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新兵。
“离开叙永时,我没有跟父母说。”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魏世君也不敢将自己报名入伍的事情告诉家人。然而,就在部队出发之际,群众们自发聚集为志愿军战士送行,戴着大红花目光坚毅的魏世君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带着两个妹妹,一手牵着,一手抱着。我看见了她们,但不能出列,就跟着大部队出发了。”老人说。
部队行军到纳溪时,魏世君的父亲正在当地工作,闻讯前去迎接志愿军战士,一眼就在队伍中看到了他。魏世君感慨地说道:“那天我的父亲来了,一走过来,就看到了我。父亲一直希望我去当兵。”老人质朴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就这样,魏世君踏上了前往朝鲜的征途。徒步、乘渡轮、坐火车,几经辗转终于抵达了吉林。但身体瘦弱的他,却在训练时面临严峻的考验,“那些地方都是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我在操场训练的时候,一下就倒了下去,冷啊,人都冻僵了。”魏世君讲述着那时严酷的环境,“最终还是受住了,内心也丝毫没有动摇。”看似轻描淡写的言语间,充满了坚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适应,志愿军队伍马不停蹄地奔赴朝鲜。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上,魏世君毫不畏惧,积极投身于机场建设、反细菌战等多项战斗任务中,曾获反细菌战光荣证,并多次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七七团光荣证等荣誉。后来,魏世君所在的部队接到紧急任务被调离朝鲜,几经周折一直到1955年回到故乡。复员后,魏世君先后在县政府、粮站、供销社等单位工作,最后到了邮电局,一干就是几十年。
“那个年代确实锻炼人,也磨炼意志。”魏世君不禁感慨道,在他的回忆中充斥着各种困难与残酷的考验,但或许老人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说过最多的话是“不怕的!”。面对漫长的路途、极寒的天气、恶劣的环境、危险的战场,他总用这三个字勇敢面对。广大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不屈不挠保家卫国的可敬精神,就这样浓缩在简单朴素的言语中,令人振奋、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