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李庄镇上坝村月亮田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及梁思成、林徽因的铜像
宜宾李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美誉,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抗日战争爆发后,众多文化教育机构及大师学子们为了开展文化抗战、延续中华文脉,开始辗转内迁。他们携带着珍贵的书籍、资料、仪器,沿水路先后抵达李庄。
1930年成立于北平(今北京市)的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第一个调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团体。1940年,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梁思成、研究员兼文献部主任刘郭桢,带领中国营造学社迁往李庄,继续从事古建筑的考察,整理和研究工作。在李庄六年间,中国营造学社抢救文献、著书立说,成果颇丰,《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两部对我国建筑学影响至深的著作便诞生于此,为后世研究创立了范式。
走进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映入眼帘的是一小片菜地,背后是一排厢房,被隔成了多个几平方米的局促房间。在旧址展厅内的墙面上、展柜中,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和一册册学术刊物,是营造学社成员们从未放弃学术理想的实证。正是眼前这些简单有序的集体办公室、绘图室和休息室,成就了一代中国建筑学人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