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制作拓片
运用高仿真教具进行教学
郭洪义(左一)进行古蜀道田野调查 均为受访者供图
在西华师范大学,有这样一位年轻教师,他既是一位冷门绝学领域的默默耕耘者,也是一位教书育人道路上的敬业者,更是一位蜀道文化传承创新中的践行者。他,就是蜀道研究院郭洪义副教授,一位将青春和智慧献给碑刻文献整理研究、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者。
“冷门”不冷 “绝学”有继
在历史长河中,有些学问如同散落在时间缝隙中的珍珠,虽不为大众所熟知,却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郭洪义的学术研究领域,正是这样的“冷门”绝学。
郭洪义对古文字的热爱,始于大学时期。被古代汉语的魅力深深吸引的他,赴西南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师从碑刻语言文字研究专家毛远明教授,系统学习科研方法,深入整理研究碑刻文献。在此期间,他沉醉于那些被时代遗忘的冷门绝学,独立主持了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央高校专项课题;硕士毕业论文获评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博士论文答辩获评“优秀”。在郭洪义看来,这些荣誉最大的价值是给了自己继续在这片“乐土”深耕的信心。
“不要做偷懒、耍滑、取巧的学问,要能静下心来,敢于啃‘硬骨头’,坐‘冷板凳’,多出‘精品’和‘干货’。”毕业时导师叮嘱他的话,郭洪义从未忘记。2016年博士毕业后,他来到了恩师毛远明的母校---西华师范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重走导师来时路,郭洪义前进的步伐更不敢松懈。他的研究不仅限于书斋,一有空就去各大博物馆参观各类碑石拓片展,前往碑石所在地开展田野调查与实地访问踏勘。寻路蜀道,不畏艰辛,从不停歇,只为追寻那些被尘封的历史真相。
“刻在石头上的史书”---这是郭洪义对碑刻文献的深情称呼。在他眼中,每一通石碑,每一张拓片,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它们不仅是自己研究的心头宝,更是教学的活教材。
不懈的追求与努力,让郭洪义在碑刻文献整理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独立主持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教育部古委会古籍整理研究项目等14项,其中11项已成功结项,2项获结项“优秀”评价。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多个重要刊物上发表,还获得了四川省语言学会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
师如春雨 润桃育李
郭洪义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耕耘者,更是教育事业的播种者。他深知,文化的传承需要新一代的继承者。因此,他将教学工作视为使命,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中。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入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站稳讲台。”这是2016年参加学校组织的入职培训时,授课专家一开始就强调的话,郭洪义也牢牢记住了。他积极向学院优秀教师看齐,广泛听课,反复磨课,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教学状态。
不满足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他,不断进行着探索和创新。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教学,采用VR汉字虚拟仿真项目,进行虚实对比教学;结合课堂实训和现场拓印实践,进行情景体验教学;通过翻转课堂、项目式合作学习等方式,突出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融入“人工智能+”“互联网+”思维……郭洪义的课堂,总是生动鲜活而富有启发性,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参加教学竞赛于我而言,既是一大挑战,也实现了一个小的突破,让我更加坚定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决心。”在更广阔的历练平台,铸就更快速的成长,一直以来,郭洪义不断挑战自我,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他先后获得了第三届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三等奖,西华师范大学第四届、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执着、敬业、真诚”是学生们一提到郭洪义时会立刻蹦出来的词。他对待学生如同春雨般细腻,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了让研一学生能够尽快入门,郭洪义时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习文献学、文字学、训诂学等专业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碑刻的兴趣,他不断购买各种拓碑教具及拓印工具,手把手指导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他每天主动和学生分享学术信息,教大家使用各类最新科研软件,鼓励学生紧跟“数字人文”的研究大潮。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莘莘学子的引路人。“将学生放在心上,关心爱护学生的发展前景;将课堂放在心上,努力提升课程含金量。”这是郭洪义设定的努力方向,他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教无止境”。
赓续文脉 传承创新
近年来,郭洪义一直在关注并搜集整理蜀道文献资料,尤其是历代蜀道石刻文献。去年12月,他主持的“历代蜀道石刻文献调查、搜集整理与综合研究”成功获批立项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通过对历代蜀道石刻文献的系统搜集、科学整理与综合研究,将有利于彻底摸清历代蜀道石刻文献的“家底”,从而为蜀道石刻文物的定级、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蜀道历史文化研究,为蜀道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提供重要的石刻文献资料与直接实物证据。
作为学校蜀道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平日里,郭洪义需要负责蜀道文化研究中心的日常管理与相关建设。他积极撰写各类申报材料,参与筹备、组织蜀道研究院召开的各类学术会议、学科建设座谈会等活动;作为《蜀道》课程团队主要成员之一,他主讲“蜀道文献整理研究概论”“蜀道碑刻文献专题研究”等课程,将蜀道文化精髓传授给年轻学子。
“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郭洪义很荣幸自己能够加入蜀道研究院,并与一个优秀的团队共事。在日常的研究与工作中,他积极与蜀道研究团队成员开展学术探讨交流,虚心向他们请教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他们一道共同致力于蜀道文化的挖掘、研究和传播。
当前,郭洪义正与同事们一起,积极着手《蜀道研究》创刊组稿及后续编辑出版工作,还计划出版《中国蜀道碑刻文献集成》丛书,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蜀道文化遗产。在赓续蜀道历史文脉的路上,郭洪义与蜀道研究团队一起蓄力、共同成长,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让蜀道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更是要让这份文化财富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