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的雨,冷冷的风,院墙外的腊梅花悄悄露出了笑容。
院子里有两株腊梅,一株在墙外,一株在墙内。院墙外的腊梅,有些性急,叶片还没来得及告别,她就迫不及待地伸展开了,全然不顾院墙里面的腊梅,黄豆大小的骨朵,星星点点藏在半黄的叶片后。湿漉漉的空气中,时不时飘来一丝丝淡雅的香气,清冽而幽香。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暗香”,大约就是腊梅花的特色。她清幽淡雅的香气,不像栀子花奶油味般浓郁,需凑近细闻或等微风轻拂时,才能香气扑鼻。
在这僵手僵脚的日子里,院墙外这株腊梅,总会引来人们驻足流连。在享受她清幽“暗香”的同时,还惊讶她的花、果、叶和树。她的上部叶片已经半黄,用手轻轻一拉就离枝而下,下部叶片却仍青绿,生命力旺盛。有的枝条上,还挂着椭圆形的腊梅果,呈灰褐色,迟迟不肯离去。当然,最惹人喜爱的还是这满树的腊梅花,晶莹剔透的淡黄色,在灰蒙蒙的冬日里格外耀眼,像是一抹温暖的阳光,明亮了人的内心。
记得读初中时,梅花伴我越寒冬。学校离家十余里路,那时候没条件住校,往往天还没亮,我就得从家里出发,背着军绿色的书包,走菜园、跑田埂、翻山岭、过堰塘。冬天里最难,寒风吹过,脸上冻得通红通红,像刀割似的。好在半路上,路过柏林湾,一小段路上有十多株腊梅,花开时清香扑鼻,往往让人精神振奋,寒冷似乎不在了,于是加快脚步,信心满满地向学校奔去。
读高中时,学校操场外的一片斜坡上也有一小片腊梅。春天里有三三两两的同学在梅林散步、放松;夏天有同学在梅林阴凉处用功背诵、小憩。而我却独爱寒冬中的这片梅林,抚慰心灵、催我上进。
那时,自带粮食在学校蒸饭吃,家乡还没有通客车,我一个月回家拿一次米、红苕,还有一瓶母亲做的海椒酱或盐菜。这些东西都装在父亲用竹篾编制的背篼里,我背着背篼,走30多里路,再乘车到学校。
有一个冬日,早晨4时起床,天寒地冻,我背着满满的背篼,刚赶到车站,司机便说道:“搞快点!”我爬上客车顶,将背篼放好,用车顶大格子绳网匆匆罩上,爬下来赶忙上车,庆幸自己运气好,没有多等一分钟。但万万没想到,当客车到达车站,我爬上车顶,背篼在,那瓶海椒酱却不翼而飞了。我心里好难受,这可是一个月的下饭菜,我用手背擦着不争气的泪水,背起背篼,拖着沉重的脚步,默默地向学校走去。
那一个月,我只能偶尔买一份一角钱的菜下饭,大部分时间只有吃红苕蒸白饭,没有菜的日子真难熬,伤心时,就沉浸在这片散发着幽香的梅林中。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终于,我成为了我们大队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腊梅花开,脑海中又忆起了那首经典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冬雨后难得的暖阳,蓝天下,院墙外盛开的腊梅花,馨香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