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记者向晓文)3月10日,2025年度成都市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品牌发布暨陪诊服务人才培育联盟成立启动仪式在成都职业技术学校举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对专业化陪诊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陪诊服务人员这一新职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针对陪诊服务行业人才短缺、职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成都市人社局以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职业评价为切口,指导相关人力资源企业在全国率先开发了陪诊服务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同步构建了培训课程体系。考试合格者将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陪诊服务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表明获证者具备按照病患就医需求,对病患进行就医行程规划、提高就医效率及全病程跟踪服务的能力。
为了保证考核评价过程的规范与严谨,成都在成华区建成了“成都市陪诊服务专项职业能力标准化考点”。当天,27名劳动者获颁全国首批陪诊服务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该市卫健委确定并推荐了首批陪诊服务应用试点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
为探索陪诊服务人才培育新模式,成都市人社局还会同教育、民政、卫健委、住建、医保推动组建了“成都市陪诊服务人才培育联盟”。联盟汇聚了职业(技工)院校、培训学校、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护理机构、评价标准开发单位、互联网供需对接平台等多方力量资源,将从共建共享培训和评价标准体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资源整合和调配、联合市场推广、培训交流、加强行业自律等多个维度开展深入合作。
据悉,成都市人社局聚焦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新职业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探索实现从培训、评价到就业创业的全链条服务,打造并集约发布了30个“成都特色”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健康照护、数字经济、餐饮旅游、生活文创、绿色低碳五大领域,精准对接成都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劳动者的就业创业需求。
此外,成都市人社局在活动现场发布了长期征集专项职业能力新项目的公告,诚邀社会各界聚焦新职业、新就业形态积极参与项目开发,共同打造具有突出技能特色、良好市场需求和社会价值的“成都特色”专项职业能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