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现场
“入场报备制度已落实、风险作业矩阵人员到位、风险作业安眼摄像头监控有效、监理人员到位,可以开工。”3月15日,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调控中心远程视频监督小组组长彭光久对200余公里外施工现场发出指令。这是川中油气矿自开展远程视频监督模式以来第2354次的“四不作业”管理开工指令。
近年来,随着增储上产不断提档加速,安全环保工作要求不断趋严,“两个现场”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匹配高质量安全监督需求,川中油气矿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探索形成以“视频监督”为支点的新型监督模式,锻造数字监督“哨兵”,纵深推进“两个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筑牢油气安全生产屏障。
2月18日午后,警报骤鸣,安眼系统捕捉到某施工现场高处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带。彭光久立即启动AI预警响应程序,指挥中心的监控电脑切换出6个关联视角,由同事进行视频回放核实,他与线下核查组建立实时通话,通知安全监理、项目负责人立即停止作业。
为实现“实时监控、全面覆盖、智能预警、精准定位”的高效监督机制,川中油气矿整合了西南油气田安眼系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平台、激光甲烷检测报警系统等多种系统运用,通过多系统联动,推动监督工作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从单一环节监管转向全流程覆盖,从人工排查转向智能分析。
在系统和人员都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如何最大化释放远程视频监督效能?川中油气矿通过不断探索,智能安眼“装上”AI预警,最终创新形成“线上全覆盖实时监控+线下精准深入核查”的“双线并行”监督模式。
据介绍,该模式实现了对非常规作业的全天候、全方位监控,通过视频回放和AI智能抓拍功能,能够精准识别不安全行为和潜在风险,同时,线下监督团队对线上发现的问题还可以进行现场核查与取证,对设备运行、报警管理、作业许可、人员素质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检查,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实现多层次、无死角的安全监管。
“安全生产,‘人防’更要‘技防’。我们开展‘无视频不作业’,旨在利用监控系统进一步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规范作业人员操作行为,确保油田安全生产。”川中油气矿相关负责人说道。
过去,现场作业必须要人工监督。现在,有了这种远程视频监督模式,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地作业现场监测,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就会及时报警,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视频监督运行以来,安全巡查效率提升2倍以上,安眼预警处置响应时间缩短至20分钟以内,2024年安眼属实报警数量同比下降40%,构建起全天候、立体化的安全防护网,为川中油气矿全力冲刺1300万吨提供坚实安全保障。”彭光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