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署开展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从工地到讲台 “秒光课堂”背后的魅力富顺县各学校开展寒假体育作业展示活动西南民族大学举办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管理素养提升学习分享会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挂牌首个社区共富驿站泸州发布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三台县“三名工作室”激活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25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3-31

从工地到讲台 “秒光课堂”背后的魅力

——记西华大学教师杜德权

李佳蔓候欣曾益易月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杜德权在备课

课堂上的杜德权 均为西华大学供图

在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有这么一位在学生中拥有高人气的老师,他的课每次都会“秒光”。每到新学期选课学生都需要“拼手速”才有可能选上,那些没能成功选上课的学生,常常会选择到教室旁听,即使只能站在最后一排,甚至没有座位,他们也心甘情愿。

这位让学生“排除万难”也要来见一面的老师,就是学校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工系部支部书记、副教授杜德权。

吸引学生的秘诀

“这些都是课本上没有的”

在2003年进入西华大学之前,杜德权曾经在重庆第一建工集团工作了十年。

十年的项目经理工作经验,一个人负责“养活”团队二十几号人的压力推动,让杜德权对土木工程行业有着深厚的情感,同时也有着非常深入透彻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他总是能找到将理论知识与现实工程紧密结合的切入点,将复杂的土木工程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概念---这也是他上课吸引学生的“秘诀”。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港珠澳大桥吧?这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工程,也是我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在一次课堂上讲到施工新技术时,杜德权以港珠澳大桥为例进行拓展,“那么大家知道港珠澳大桥一共申请了多少专利技术吗?”在同学们专注的目光中,杜德权以港珠澳大桥的主桥施工为引,简要讲解了大型钢结构桥梁制造技术、沉管隧道施工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让大家对于具体工程项目中的制造、运输、安装、对接等多个环节有了更具象化的了解。

从教二十余年来,杜德权主要负责讲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组织实施》《工程经济学》等专业主干课程,丰富的工作经验也让他总是能信手拈来地举出教科书上没有,却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遇到的各种情况。“课本和实践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可能会觉得理论空洞,过于枯燥,因此我会把自己的实际操作经验拿出来讲,并适当进行扩展。比如在施工中,人工挖基坑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工人要怎样爬梯、如何使用安全绳等,以及在管理方面需要做哪些工作,这些都是课本上没有的。”杜德权谈道。

杜德权生动形象的讲述常常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来听课的督导都赞不绝口。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喜欢听、听得懂。精彩的讲解也使杜德权的课堂变得炙手可热,即使是他的选修课,也常常有很多学生前去旁听。

春风化雨育桃李

“这是一个老师该做的事”

虽然曾经在建工行业的收入不错,但杜德权却一直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着更高的追求和期望。2000年,他考上了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并毅然辞去工作,开始专心学习。毕业后,杜德权入职西华大学,开启了自己的教师生涯。身份的转变,不仅是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也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回馈给学生,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指导。

杜德权不仅重视课堂上的教学,也非常注重学生在课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土木工程类专业学习强度大,有的课程只要落下一点也许就很难跟上进度。而杜德权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只要学生遇到问题,他都会专门安排学生到办公室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为他们答疑解惑。

有时候,个别学生考试因成绩不理想提出要求查阅试卷,杜德权还会在错题下方写出错误原因和正确答案,并拍照发给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失分原因,让他们明白这道题为什么错且错在哪里,从而真正掌握知识点。“虽然这个过程很费时间,但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结束后有一个反思和复盘的过程,真正让知识入脑入心,这是一个老师该做的事。这也是我们学院一直想要推广的做法。”他说。

杜德权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保持着学习的状态,步履不停。他总是及时学习关于教育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如MOOC、国家一流课程网站等,挖掘专业新知识、学习先进教学方法。教学中,他积极探索和研究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之外,他坚持在学生教育管理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用心呵护学生成长

“学生的认可胜过一切荣誉”

作为学院教工系部支部书记,杜德权曾当过两届班主任。他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各种场合与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学业、就业、人际交往以及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惑。他常常告诫学生:“要学会用两条腿走路。”

在杜德权看来,学生要想做到全面发展,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自己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才。为此,他积极引导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他们在提升能力、追求进步等方面进行科学定位。同时,他指导学生严谨、全面、合理地规划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确保规划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杜德权发现很多同学虽然在评奖评优方面表现出色,但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不善于表达自己,连做自我介绍都会紧张。于是,他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自己,努力成长并适应社会的需求。“我鼓励他们平时要锻炼自己说话的能力,面试的时候要大胆表达自我,让面试官了解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杜德权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告诉他们在考研、工作面试时,应该注意的各种细节。多年来,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一批批学生成功“上岸”。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让杜德权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和尊敬。学院2001级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周锦光说:“杜老师是一位很随和的老师,他平易近人,与他沟通很轻松,没有压力和障碍。”尽管已毕业多年,周锦光依然记得杜德权曾利用假期带领同学们到工地实习,帮助他们积累实践经验。这些宝贵的经历为他后来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如今,周锦光在一家建筑公司担任负责人,工作中他时常想起杜德权老师的教诲:要成为与社会接轨的人才。

在杜德权看来,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他认为:“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认真履行职责,勇于创新,做好教育教学的每一项工作,才能无愧于学生的支持与喜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课堂上学生专注而闪亮的眼神,以及他们解决问题后由衷的肯定与感谢……这些都是只有站在讲台上才能感受到的幸福与成就。正是这些点滴,成为他长期坚守平凡岗位、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