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 推动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强起来保障力度再升级 新安责险实施办法发布 2025年全省工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召开《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5月1日起正式施行四川点亮烈士纪念设施互联网地图红色坐标四川首家市内免税店在成都落地川西高速公路建设技术花式上新我省各级工会广泛开展女职工普法宣传活动雪山与茶海共舞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28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4-03

混凝土里装“弹簧” 空中拼“积木”

川西高速公路建设技术花式上新

记者雷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泸石高速得妥特大桥顶推施工现场 蜀道集团供图

阳春三月,春和景明,我省高速建设如火如荼,拼劲十足。

在川西地区的高山峡谷间,西香高速泸沽湖特大桥和泸石高速得妥特大桥建设,均取得重大突破。我省建筑职工凭借一系列创新技术,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中闯出了一条高质量建设之路。

混凝土里装“弹簧” “棱台形”承台不一般

在混凝土里安装“弹簧”?这是在西香高速泸沽湖特大桥的建设中用到的先进技术,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3月29日,当阳光洒向凉山州盐源县的群山时,泸沽湖特大桥香格里拉岸的施工现场,早已响起混凝土搅拌车的轰鸣。记者看到,眼前的混凝土结构体呈现出上窄下宽的“棱台形”,钢筋骨架如森林般矗立在山坡上。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精准注入,桥梁两岸的承台浇筑全部完成,施工建设进入新阶段。

“这个‘棱台形’设计可不简单!”蜀道集团四川路桥大桥分公司项目经理柏国胜指着9米高的承台告诉记者,“泸沽湖特大桥为主跨1680米的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这样设计的承台既能稳稳托起近300米高的索塔,又比传统结构节省混凝土用量,还能降低桥梁结构被地震破坏的风险。承台内部预埋了高强低松弛钢绞线,这种预应力技术就像给混凝土装上了‘弹簧’。当承台承受万吨级荷载时,预应力技术能让它自动调节受力,始终保持稳定形态。”

但是,承台结构特殊、混凝土浇筑方量大、大体积混凝土水热化控制要求高等问题,也给建设团队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建设者们不仅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分四层进行浇筑,还在BIM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

“相较于传统的自动定时温度监测仪,这套系统不仅能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还能自动调控冷却水管流量,将数据可视化,从而精准控制进出水温度。”技术人员一边操作设备,一边向记者介绍,“通过这套系统,我们实现了混凝土浇筑的‘全透明施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

空中“拼积木” 顶推落位零误差

同样将创新技术应用于建设中的还有泸石高速。3月31日,泸石高速得妥特大桥双幅贯通,桥梁宛如一条银色长龙,横跨大渡河两岸。

得妥特大桥位于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境内,全长1518.5米。桥位紧邻古滑坡体,面临地震烈度8度、最大风力达8级以上等建设难题。

为克服大渡河不具备水运条件的限制,项目团队采用步履式同步顶推技术。

“这就像在空中‘拼积木’,每一步都要算准风力、温度和结构变形。”四川路桥交建集团桥梁分公司泸石TJ4项目经理陈甫君介绍道。

项目团队把长638米、重7600吨的钢箱梁,通过24组全自动数控千斤顶及传感器,在约20层楼高的空中,以毫米级精度顺利完成顶推。“以这样的方式,我们实现了在复杂风场环境、有限作业空间下的大跨度、大吨位钢箱梁落位的零误差安装,也刷新了国内山区钢混组合梁单跨顶推长度新纪录。”陈甫君说。

记者远远望去,大桥下是滚滚东流的河水。在深水区打桩建桥墩,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泥浆渗漏和桩孔歪斜的问题。为此,项目团队给桩基套上了“双层防护套管”。对此,陈甫君形象地比喻道:“这就好比给潜水员套了两层防护服,既能防止泥浆渗漏,又能确保桩基的垂直度。”

更令人称奇的是施工团队的“空间魔法”。项目团队巧妙地利用已建好的引桥桥墩,搭起50米高的临时工作台,一举解决施工空间不足、大型设备无处安放的难题,既提高了深水桩基成孔率,又减少了高流速水中桩基中心偏位。

截至目前,泸石高速公路路基、桥涵、隧道工程均完成90%以上。项目全线建成通车后,泸定至石棉的3小时路程将缩短至约1小时,两地生活圈将迈入“1小时”时代。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