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
自闭症,又被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早期的复杂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据中国残联2023年发布的中国残疾人普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残疾人总数为8500万余人,其中,孤独症患者已超1300万人,且以每年近20万人的速度增长,发病率成为精神类残疾的首位。
14岁的初中生小杰,是一位智商高达132分,能流畅背诵圆周率π小数点后200位的高功能孤独症孩子。他曾在日记里写道:“或许我真的是外星人,所以地球人才不愿和我说话”。

图据网络
什么是孤独症谱系障碍?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常常有什么表现?如何让更多人关注这类群体,传递理解与支持?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治医师司徒明镜、主管护师黄丽娟和精神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漫雪。
高智商的孤独症孩子却社交困难
14岁的初中生小杰,是一位智商高达132分,能流畅背诵圆周率π小数点后200位的高功能孤独症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小杰就不太会在校园中和同学们相处。小朋友们常常说他“跟他说话时他总看着别处”“不怎么玩得到一起”“不怎么爱讲话”……上初中后,班主任发现,这个男孩智商很高,但在与人社交方面显得格格不入。在篮球场边,他非常想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由于不知道如何与同学们沟通,只会反复拍打同学后背,小声地说“加我一个”,却没发现被拍打的同学已经露出了不愉快的表情,常被误解而受到排斥。
在科技节上,他当众指出老师PPT中出现的恒星分类错误,认真严肃地说道:“这种低级错误只有智障才会犯!”却完全意识不到这种表述在当时的场合下是否合适。
其实,小杰的父母早就发现了小杰在社交中的这些“与众不同”,却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看起来小杰学习成绩还不错,他自己也没有因为暂时交不到朋友而感到难过和烦恼。
但随着年龄增长,“社交困难”成为了困扰小杰的心事:出现明显焦虑的症状,曾在卫生间隔间蜷缩两小时逃避课间社交;由于小组合作项目屡屡得零分,导致原本年级前10名的成绩下滑至50名左右;更令人揪心的是,他在日记里写道:“或许我真的是外星人,所以地球人才不愿和我说话”。
后来,父母带小杰去医院,才知道他患上了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高功能孤独症。
什么是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也称孤独症、自闭症,是以社交交流和社交互动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
司徒明镜表示,孤独症患者的表现多种多样,绝不仅仅是个性孤僻,不爱与人打交道这么简单。他们没有能力进行正常、有效的沟通交流,无法理解深刻、复杂的语言文字和情绪;他们不知道如何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他们有固执而狭窄的爱好,比如重复转圈、玩手,执着于研究地图、地铁线路,喜欢盯着转动的风扇、流水、灯光,把玩具按特定顺序排成一排。这些行为没有原因,并且不断重复。
同时,张漫雪也介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社交困难,不仅仅会让患者交不到朋友,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长期不懂沟通合作、被别人嘲笑排斥的过程中,会给学习、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中,智商大于70分的通常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在学生时期,他们通常可以满足中小学的学习要求,但在集体生活中却仍然缺乏足够的社交能力,所以他们反而常常因为交不到朋友而痛苦烦恼。
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常常有以下表现:第一,难以处理眼神、表情、语调等社交信号。当同学笑着递来生日蛋糕时,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可能会僵硬地转头,避开目光接触;在集体活动中,肢体语言总显得不协调,或呆立不动,或突兀地挥舞手臂。第二,难以把握对话节奏、识别潜台词,不能适时转换话题。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可能突然打断别人的说话,对同伴渐变的脸色浑然不觉;在小组讨论时,要么沉默不语,要么滔滔不绝地输出专业术语。第三,不是不想交朋友,而是不懂如何交流。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不是不想交朋友,而是不懂如何破冰,应该怎样自然地加入团体游戏?和朋友吵架后如何修复关系?这种困惑会随着年龄增长愈发强烈,某位高中女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像隔着玻璃看世界,看得见笑脸,却摸不到温暖”。
高功能孤独症,需要更系统的治疗
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是由于大脑发育异常导致的,仅通过普通的引导和教育,治疗效果并不好,需要更系统、更结构化的社交技能治疗。
社交技能教育与促进培训,是目前社交技能培训领域实证有效的、最受认可的培训课程之一,可以帮助高功能孤独症的孩子,学会社交技能,建立友谊、保持友谊,处理与朋友之间出现的问题。
“社交技能教育与促进培训课程内容从基础的对话技巧到复杂的社交冲突处理,丰富且实用。”黄丽娟介绍说,该课程的训练形式多样,结合讲解、观看视频、角色扮演、模拟训练等,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来掌握真实场景下的常用社交技巧。同时赋能家长,通过家庭作业让家长学会指导孩子将课堂上学的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家长的教育技能从而让训练持久、延续。
除了家长要给予孤独症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关注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治疗和辅导。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也应关注这类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