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查收委托人的“思念清单”成都市低空经济创新场景首批清单发布劳动者的尊严与权益不容打折“挂一次号管八天”川西南空域上演生命接力奇迹四川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数字防火走廊”公共招聘进校园促就业红领巾争做国安小卫士主题研学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3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4-12

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护、地面传感——

四川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数字防火走廊”

李威记者王旭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国网凉山供电公司输电线路巡检人员在10千伏宁景二线进行激光点云建模 施少府摄

“输电线路运行正常,线路走廊未发现火情。”4月11日,在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西昌运维分部集控室,输电线路巡视值班员张航利用可视化智能巡检系统,快速查看辖区内输电线路监控图像,逐一核查告警信息。

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护、地面传感等各种手段齐上阵,为电力人采集输配电线路数据装上了“千里眼”。

“四川电网目前共有穿越林区的输配电线路4.3万余公里,且部分林区地形复杂、气候恶劣,输配电线路防山火工作点多面广、任务繁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设备部相关人员介绍,对此国网四川电力加大科技创新应用,逐步构建起一条“空天地”一体化的“数字防火走廊”。

在阿坝高海拔林牧区,当地供电公司巡检人员利用无人机搭载激光点云技术开展输电线路巡检。这项“黑科技”以每秒24万次的频次对高原输电线路进行“全息扫描”,实时生成三维点云模型,相当于把整条输配电通道绘制成“数字地图”。同时,该设备还能利用AI算法自动标记导线弧垂偏差、安全距离不足等隐患,单日仅需2至3人即可完成40到50基杆塔的精细化扫描,巡检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75%。

在凉山州木里县,电力运维人员操控无人机对穿越原始森林的线路开展立体巡检,搭载红外热成像仪的无人机仅用40分钟就完成传统人工6小时的巡检任务,精准识别出3处设备潜在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国网木里县供电公司累计部署1900套在线测风装置,实时采集微气象数据;运用智能融合终端,实现重点区段24小时监控;组建12支无人机巡检分队,定期开展输配电通道飞巡。

除了智能巡检防山火外,针对大风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的线路避险转供,各项“黑科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凉山州盐源县,工作人员借助智能断路器,用时不到5分钟便完成了10千伏金河线大风极端天气紧急转供操作,防山火响应时间成功缩短至分钟级。在甘孜州雅江县米龙村,针对无法转供电的区域,当地供电公司通过在台区安装屋顶光伏阵列和分布式储能设备,建立防山火保供台区,搭建起“光伏发电+储能”微电网,解决偏远地区山火防控紧急避险期间的供电问题。

今年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大力推进输电通道建模及精细化飞巡,接入可视化监测装置7万余套,“数字防火走廊”基本构建完成,输配电线路山火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接下来还将逐步推广防山火微电网系统,在全省3000余个台区开展光伏储能一体化保供应用,助力“林电共安”,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