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收账、帮忙购物?当你在网上收到这样看似“真诚求助”的消息,先别忙着当“热心市民”!5月15日,记者从成都天府公安获悉,天府新区的张女士(化名)就差点因这“举手之劳”,沦为诈骗分子的“洗钱工具”。
事情还要从4月中旬说起。张女士在网上结识了一位“网友”,接触一段时间获取张女士的信任后,对方抛出了一番说辞---“朋友,我最近看上件东西,我先把钱转到你账上,就说是我还给你的,你取现后转过去帮忙代买一下行不?这事一定要帮我保密啊,谢谢了!”面对这样看似没有损失也并不麻烦的请求,张女士心想,不过是帮一下忙,还能收获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4月28日,收到“网友”转来的14万元后,张女士两次致电成都农商银行天府新区支行,要求取现。银行工作人员按照规定询问资金来源和用途,张女士仅留下一句“借款”便匆匆挂断电话。当天下午,她来到网点柜台取现,面对工作人员进一步询问,不仅拒绝提供身份信息,还直接扭头离开。
银行工作人员敏锐察觉到异常,果断对其账户进行了非柜面管控。本以为风波就此平息,没想到29日中午,张女士再次现身银行网点。银行工作人员核查发现,这笔14万元款项前一天刚从天津某银行转入。面对追问,张女士的回答前后矛盾,一会儿称是老朋友还款,一会儿又说是为亲人就医,银行工作人员见状立即联系了成都市公安局天府新区分局华阳派出所。
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张女士仍不愿配合,还频繁接打电话,这一系列反常举动让民警立即警觉。在用张女士的手机与对方通话后,警察更加确信了这一点。发现问题后,民警与张女士沟通,将她带回派出所进行劝阻、核查,证实这笔14万元的资金确实是来自天津的涉案资金。好在警方与银行配合紧密,及时对张女士的银行卡进行止付,成功拦截下这笔涉诈资金。目前,该笔资金已被冻结,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事实上,“帮忙代购、代收转账”的骗局早已在生活中频频上演。2024年,四川广安的刘女士在社交平台结识一名自称“军官”的网友。交往两个月建立信任后,对方称有4万元欠款需收回,因部队管理不便,让刘女士代收再转回。刘女士收到钱后,因家人提前设置账户转账限制无法转出,对方因洗钱环节未完成恶语相向,她这才惊觉自己落入涉嫌违法洗钱的陷阱,随后到当地派出所报案。
这些真实案例给我们敲响警钟:“帮忙转账”背后往往暗藏陷阱!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善良和贪小便宜心理,打着“救急”“赚外快”的幌子,诱使他人不知不觉成为他们的“洗钱工具”。一旦涉案资金进入账户,轻则银行卡被冻结,影响日常生活;重则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成都天府公安提醒:遇到陌生人请求“帮忙转账”,请牢记警方和银行的“灵魂三问”:钱从哪来?转给谁?用来干什么?别被花言巧语蒙骗,要及时向银行工作人员咨询,必要时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