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仲裁+法院” 遂宁市为劳动争议化解按下“快进键”泸州江阳区法院公开宣判四起毒品犯罪案件厦门市探索网约配送员劳动权益立法泸州市合江县举办第二届集体协商竞赛资阳市安岳县总工会举办法治宣讲课一纸健康证如何不再让外卖骑手犯难?职工中午在公司食堂就餐后身体不适猝死,能否认定为工伤?绵阳市涪城区召开深化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座谈会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95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01

厦门市探索网约配送员劳动权益立法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据《厦门日报》消息(蔡绵绵)6月26日,《厦门经济特区网约配送员劳动权益保障若干规定(草案)》(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草案)》”)提交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

截至3月10日,通过厦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信息系统用工备案登记的劳动者36.78万人,占全市就业登记在职职工人数的14.2%,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市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出台政策措施,形成“一个跨部门协作机制、一个权益保障服务中心、一个职业伤害保险、一个数字化服务系统”的“四个一”工作经验,初步构建起具有厦门特色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该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经前期大量走访调研,市人大社会委发现,网约配送员当前仍面临劳动关系界定不清,工作时间长且缺乏合理的休息安排,劳动报酬计算方式复杂,职业安全风险高、缺乏有效保障机制等劳动权益困境。尽管厦门市此前在网约配送员权益保障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尚未形成系统完备的保障体系。

《若干规定(草案)》属于“小快灵”立法,不设章节,共22条。《若干规定(草案)》在企业责任、政府保障和纠纷解决等作出规定。例如,要求平台企业或用工合作企业须与网约配送员签订书面协议或劳动合同;创新构建“职业伤害保障费+公益性保险”的多层次保障模式,企业应为网约配送员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支持网约配送员参加意外伤害保障等公益性保险,推动网约配送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搭建全市统一的数字化监管平台,对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经营状况等进行智能监测,建立“政府+企业+工会+行业协会”多元共治机制,为网约配送员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等服务;将职业荣誉激励、基础设施优化、安全生产等纳入立法范畴,实现从“劳动权益保障”向“职业发展支持”的延伸拓展。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