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下那双敏锐的眼睛这个班组有点“牛”从煤海到田野,用心点亮驻村振兴路点亮心灯的人铁火舞者你从拉布布的热销里看到什么?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9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03

点亮心灯的人

刘聪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刘刚(右)在雅安汉源马烈乡抢险救灾

2024年夏夜,雅安市汉源县泥石流灾区,雨水裹挟着石块还在砸向山坳,一束头灯的光刺破黑暗,刘刚拽着断掉的电缆线吼道:“上备用电源!”他踩着没膝的淤泥,带领队员肩扛发电机,在塌方的山路上徒步5公里,硬是为临时医院接上“生命电”。当帐篷的灯亮起时,他迷彩工装上沾满的泥浆已结成硬壳---这是刘刚退役后参与的第7次抢险,也是他获评2025年“四川省劳动模范”前的一次冲锋。

“向左转!齐步走!”1996年,19岁的刘刚在康定雪山脚下喊出人生第一声口令。5年的武警生涯,锻造了他“零误差”的纪律性。2001年退伍时,连长问他去向,他答道:“去最需要光的地方。”

这句话成了他22年电力生涯的注脚。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眉山供电公司东坡区供电中心永寿供电所的办公室里,至今挂着他当兵时的武装带,旁边贴着泛黄的纸条:“巡线如巡逻,隐患即敌情。”2022年泸定地震,他带队抢修电路,在余震中徒手扒开废墟寻找断裂点。有队员劝他休息,他指着臂章上的党徽:“我是突击队长,这时候退,对不起这抹红!”

2023年5月21日,小满。太和镇永丰村的稻田里,插秧机隆隆作响。刘刚蹲在田埂上,用万用表检测灌溉泵站电压。“这时候电压不稳,秧苗就遭殃。”他编制的“二十四节气”供电服务计划里,每个农时都是战斗节点:春耕前完成线路特巡,秋收时驻守烘干房,冬至前检修养殖场暖棚电路。

“他比老黄历还准!”村民王德富记得,去年秋收夜突降暴雨,烘干机因雷击停机。拨通电力驿站网格化服务电话不到20分钟,刘刚就带着工具包冲进雨中。“凌晨3时修好机器时,他浑身湿透,却还笑着说‘稻子可比人金贵’。”

这样的“闪电战”,刘刚打了22年。在东坡区多个乡镇供职期间,他牵头改造237个农网项目,架设700公里高低压线路,将思蒙镇莲花村打造成了电网标准化台区“样板工程”。与村委会签订“村网共建”、乡村振兴联合创建等协议,带领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各村、社区开展电力抢修,做到有呼必应、有难必帮,保障20余万农户用电安全,助力永丰村成功获评国网“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助力乡村振兴标杆村。

在刘刚的工具包里,绝缘胶带、钳子中间夹着一张照片---2015年援藏建设,他行走在没膝的雪地里,背后是陡峭的皑皑雪山。“那座山我们翻了整整三天,终于抵达了接电点。”他带着党员服务队,为深山里的5户人家接线通电。一位村民心疼他们,硬留他们吃热面皮:“有电了,心就亮了。”

傍晚的永寿供电所,刘刚正教徒弟调试新型智能电表。窗外,远处的电杆杆顶上,绝缘子映着晚霞,像一串发光的勋章。

路过村小时,刘刚常驻足听书声。孩子们在明亮的教室里朗读《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是他当兵时最爱的课文。“乡村振兴需要电,更需要点亮心灯的人。”他说这话时,工具包里的旧武装带露出半截---那里藏着他从警时的领花。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