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芒上的童年醉在西塘江船悠悠载情深记忆中的豆腐菜莲台栖羽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0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11

记忆中的豆腐菜

汤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口感鲜嫩的豆腐菜 图据网络

如今,饭桌上的蔬菜品种越来越丰富,有的还模糊了季节的限制。天气渐热,我忽然格外想念豆腐菜的滋味。

豆腐菜不用栽种,不需经管,每年步入夏季,老屋两旁的菜园里便悄然生出了茂密的丛丛簇簇,沿着橘树干或豆架往上爬,大有喧宾夺主之势。我吃厌了别的家常菜,想着换换口味,自去菜园随手摘一大把豆腐菜,洗净了来下面条或是煮汤,口感嫩滑独特,调料也掩盖不了它那浓郁的鲜香。

没过多久,茎干上就冒出了嫩绿的新叶。这不起眼的豆腐菜在无人注意的角落茁壮成长,很快又能采摘食用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看似普通的野菜竟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营养元素。更没想到,它很快就会成为备受推崇的美味佳肴。

秋天来临时,豆腐菜独自枯萎,没人照料它。不像菠菜、丝瓜那样需要特意留种。等到天气转暖,它又自己从土里钻出来,长得茂盛,在风中摇摆,大方地供人采摘。说它是野菜吧,它总在菜园默默生长;说它是家菜吧,它又完全靠自己生长,不在人们的种植计划中。

奇怪的是,七八十米外的另一块菜地却没有豆腐菜。难道它不愿离开家?没人深究这个问题。地里本没给它留位置,它只能找空处长。年复一年,我们就这样自然地享受着这份馈赠,让它在地边一角自由生长,为我所剩不多的暑假时光增添一抹绿色。

“豆腐菜”这个名字听起来亲切又接地气,其实只是它的俗称。看它的形状、颜色,再尝尝味道,实在想不通和豆腐有什么关系---一个青翠欲滴,一个洁白如玉,相差太远。后来才知道,原来它早就出现在我们背诵的古诗里,“青青园中葵”说的不就是学名叫落葵的它吗?千百年来,它一直在为老百姓平淡的餐桌增添滋味,更有幸被文人墨客写入诗篇,让这份青翠永远定格在世人心中。原来我咀嚼的不只是一株野菜,更是绵延千年的文化滋味。

可惜,我始终想不起它是何时消失的,又为何消失。也许是因为爷爷砍掉了园中的几株果树;或许是爷爷走后,菜园日渐荒芜,杂草丛生;又或是盖新房时占了菜地,之后便任其荒废。总之,菜园的生态变了,沉睡在泥土里的种子,再也不愿醒来。

我至今再没尝过它的滋味。此刻忽然想起,就像思念一位儿时的玩伴,既感激它陪伴我那么多年,又遗憾往后难在故乡重逢。即便哪天在菜市场偶遇,终究也找不回当年那份情谊了。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