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餐车消费的游客络绎不绝
“天空之城”的7月,甘孜州理塘县东城门旅游打卡点不时飘来酥油茶的醇厚香气。高城镇泽曲村卓玛大姐的“高原风味”餐车刚送走一波游客,铁壶里的甜茶还在咕嘟冒泡,铁筐里的青稞饼冒着热气,餐车烧烤架上的牦牛肉滋滋作响,旁边的架子里摆放着刚切好的西瓜、哈密瓜,红瓤绿皮格外惹眼。
“你看这杯藏式酸奶,再撒上白糖,游客喝完都要带两罐走!”卓玛掀开保温箱,里面整齐码着牦牛肉馅饼,“早上现烤的,现在还热乎,自驾的客人都说比服务区的汉堡实在。”一位广东游客边擦嘴角边笑着说:“在海拔4200米喝到刚熬的酥油茶,配着烤得焦香的牦牛肉串,这趟318线没白来!而且餐车干干净净的,吃着特放心。”
这是卓玛经营餐车的第一个月,净利润近5000元。就在不远处的高城镇泽曲村党群中心公示栏,上面红底黑字写着:截至7月10日,6辆餐车已为村集体创收2.32万元,离年度5.4万元目标又进了一步。
这串跳动的数字背后,是浙江杭州市钱塘区下沙街道大力支持,高城镇党委、政府牵头谋划、驻村工作队落地推进、村“两委”扎实执行,再加上县市场监管局全力护航的共同答卷。
“东城门日均超500名游客,70%存在餐饮需求,泽曲村集体年收入却不足3万元---这笔账还有增收的潜力。”6月初,高城镇党委书记泽仁四郎在会上指着《318沿线经济图谱》中的红圈数据介绍说,“要让流量变增量,必须找到可持续的增收项目。”
泽仁四郎与镇长泽仁曲忠带领团队,3天内算清三本“明白账”:80%的自驾游客愿为特色餐饮多停留30分钟,人均消费30元;6辆耐-30℃低温的定制餐车需20万元,单辆年租9000元即可保本;按旺季6个月90%满租率计算,年收益可达5.4万元,不到4年就能让援助金“回本生息”。经过实地调研,最终将餐车点位锁定在日均人流量超500人的东城门打卡点。
“第17家厂商报价3.3万/辆,比最初低1.2万,6辆能省7.2万。”驻村第一书记喻茜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比价单---这是高城镇党委、政府一直积极对接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下沙街道的成果。从餐车到货组装(48小时)到接电通水(3天),再到租户入驻(2天),短短15天便完成常规1个月的流程,她笑称:“高原上的事,就得用高原速度。”
为选好租户,喻茜与村党支部书记洛桑登一同走访高城镇21户有餐饮经验的村民,设计出“特色菜品+带动就业”评分表。做了10年藏餐的卓玛因“能带动2名脱贫户”加分,以92分拿下首租资格。5辆泽曲村本村村民租下,1辆外租给哈戈村村民。作为高城镇县级包乡单位,县市场监管局3天内办好了6本《食品经营许可证》,比常规流程快50%;派专人上门指导餐车消毒、食材存储,每周抽检食品安全,合格率保持100%。
如今,卓玛的餐车窗口贴着“每日特色”:清晨6时熬制的酥油茶配现捏糌粑,正午的牦牛肉盖被饼配土豆,傍晚的姜茶驱寒又暖心,还有滋滋冒油的藏式烧烤、切得整齐的应季水果拼盘。前不久有个骑行队冒雨赶来,捧着热姜茶吃着烤牦牛肉串高兴不已地说:“这口热乎的比啥都强!而且食材看着干净,吃着也舒坦!”常有游客举着饼子跟餐车合影,并表示:“这才是318国道上的烟火气,好吃又放心。”
看到游客常询问特产,又协调增设展销区,餐车旁的木架上摆着真空包装的藏式点心、瓶装蜂蜜,标签上印着“产地直供”。卓玛记得有对重庆夫妻买了20根干虫草,临走前还打包了6份青稞饼和几串真空包装的烤牦牛肉,说:“带回去让家人尝尝高原的味道!”有位上海姑娘对着刚买的水果拼盘拍个不停:“连西瓜都透着清甜,餐车收拾得亮堂,吃着特安心!”仅7月初这处展销区就增收3000元。
夕阳下,餐车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卓玛数着当天的收入,保温桶里最后两杯甜茶刚卖完,烤架上的余温还没散去。在她的眼里,藏着泽曲村最踏实的期盼---那些滚动的车轮,不仅载着酥油茶香、饼子热气、烧烤焦香,更载着三方合力拧出的增收加速度,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越跑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