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张海峰记者王旭)7月17日,记者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5年上半年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3191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63.3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1111.5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18843.4亿元,增长6.0%。
“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升,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治刚在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我省农业生产稳步提升、工业生产稳中有进、服务业较快增长、投资总体平稳、消费品市场回升向好、税电指数处于景气区间。”
杨治刚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加快,呈现出稳中有升、支撑有力、动能积聚、活力释放四方面特点。
从数据分析来看,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全省加快推动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和“15+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上半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继续领跑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了相关需求和生产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视等相关产品产量成倍增长。稳增长政策提振了市场信心,居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上半年全省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6.2%。
服务业作为四川经济半壁江山,也是四川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对四川经济增长贡献突出。杨治刚介绍,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3%。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作为节假日年内最多的季度,文旅消费呈现活力足亮点多等特点,1至5月,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7%,增速比1至4月回升2.8个百分点。
政策效应助力、转型发展有力、重点领域发力、质量效益促力,是上半年四川工业实现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从国家层面看,“两新”政策的加力扩围,推动设备更新助力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增长。从省级层面看,我省接连出台有关政策措施,体现了政策的系统性、连续性,提升了政策的整体效能,也有助于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
与此同时,我省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汽车产业转型进程加快,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0%,连续6个月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14.4万辆、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占全省汽车整车产量比重达到27.6%,比上年同期提高16.2个百分点。
此外,从重点行业看,全省工业前十大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2/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从重点区域看,成都平原经济区在汽车、计算机等行业带动下,川东北经济区在油气开采、能源化工等行业带动下,增速均持续领跑全省,分别增长7.5%、7.8%。
1至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回升,实现利润总额1363.3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连续6个月回升。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杨治刚还透露,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5%和5.9%。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0.8%,其中智能手机类增长51.6%。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平台促销活动的带动下,网络消费持续加快,上半年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5.9%,较一季度加快5个百分点;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今年以来持续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