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刷视频当心被“赚钱”“免费”诱导扣费川渝交通运输执法模拟法庭开庭可休1~3 天,“痛经假”再上热搜,你会休吗?学手艺的“培训生”“学徒工”不是“正式员工”?员工欺诈入职获得高薪,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能否要求返还工资?首个直播带货合同示范文本发布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进矿区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1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22

四川省消委会发布2025年2号消费警示

老年人刷视频当心被“赚钱”“免费”诱导扣费

实习记者张海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图据网络

近期,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以下简称“四川省消委会”)、成都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共接到124起消费者手机刷视频被“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等诱导,莫名其妙被扣费798元的投诉,受害者大多为老年人,分布于全国22个省市,涉诉金额10万余元。

据悉,此次投诉涉及3家公司,分别为成都灿至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伟正耀烨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芳芳园屿科技有限公司。据投诉者反映,家中老人在手机上浏览短视频或短剧时,会弹出“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输入手机号送会员”等极具诱导性的信息,点击后按操作提示输入手机号或验证码领取权益时,被直接扣款798元,经查询显示购买的是所谓“妙映”APP会员。消费者想要退款,客服电话却长期无人接听,接通后也会以“会员权益已生效”为由拒绝退款。然而调查发现,所谓的“权益”实际价值与798元严重不符。

据调查,上述公司在知名短视频、自媒体等平台发布“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等各种花样翻新的弹窗广告或推送链接,内容纯属子虚乌有,目的仅仅是欺骗诱导消费者点击进入下一级页面。点击后按要求输入手机号,页面往往会有“我同意”的电子告知书或电子协议,但消费者别无选择,通常都是自动勾选。然后系统进一步触发APP下载或进入小程序,要求消费者授予诸如“读取短信”“读取相册”“读取通讯录”等手机隐私功能权限,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再通过人脸识别支付或通过自动填写所接收的验证码自动扣款,扣款金额大多是798元,重复登录会被重复扣款。

受骗后拨打客服电话反馈问题,往往无人接听或显示为骚扰电话。向支付、视频平台投诉举报后,所谓“妙映”客服仅同意部分退款,却霸道要求消费者必须撤销投诉举报。

综合此类案件发现,不法经营者主要是利用少数老年人对网络生态不熟悉、防范意识薄弱、贪图利益的短板,精心设计出“免费领红包”“走路赚钱”“输入手机号送会员”等欺骗信息,诱导消费者点击,并通过人脸识别、免密支付等,绕过支付安全屏障,直接将老年人的钱扣走,严重侵犯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权。对此,四川省消委会提醒:

拒绝“赚钱”“红包”等诱惑,谨慎点击阅览不明信息。对手机弹窗广告、短视频平台推送的“轻松赚钱”“输入手机号领福利”等内容要保持警惕,避免随意点击。仔细查看页面是否存在隐蔽扣费条款,切勿轻易输入手机号及验证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资金损失。

树立风险意识,加强手机支付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支付工具的自动扣款和免密支付功能,谨慎开启人脸识别支付权益,尽量减少授权,降低被盗刷风险。牢记验证码等同于支付密码,绝不向陌生页面或他人透露,避免被恶意扣款。

识别套路,增强老年群体防骗意识。老年人容易轻信网络宣传信息,家属应帮助其关闭手机广告推送功能,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并向其耐心讲解常见诈骗手法,提醒勿随意下载陌生APP或点击不明链接,避免上当受骗。

保留痕迹,固定证据,及时维权。如遇诱导扣款,立即保存信息截图、扣费短信、支付记录等证据,第一时间联系商家或平台要求退款。若协商未果,可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