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谷风光 资料图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总想寻一处清凉避暑之地。不必高山巍峨,但见满目青翠;无需深潭浩渺,只求碧波沁凉---这就是我心心念念的避暑胜地蟠龙谷。它坐落于成都彭州市小鱼洞镇杨坪村,距离彭州市区37公里。这里年平均气温仅14℃,盛夏时节也保持在24℃左右,是夏季消暑纳凉的好去处。
清晨早餐后,我便与好友满怀期待地前往如诗如画的蟠龙谷风景区。刚进入景区,偌大的停车场早已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看来,和我们一样,许多人都为逃离城市的喧嚣与夏日的酷暑,不约而同地来到这片山中秘境,寻觅难得的清凉。
我们此行的重头戏,是探访景区的飞水峡瀑布。从入口到瀑布需要徒步约半小时,山路保持着原始风貌,我们踩着碎石小径缓缓上行。约莫走了十来分钟,远处海拔1500米的山峦间,几道瀑布正从峭壁飞泻而下,远远望去,宛如一条莹白的玉带垂悬于苍翠的山腰。晨光熹微中,飞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漫山青翠相互映衬,白练与绿意交织流动,时隐时现,美不胜收。
走到半途,略感疲惫,便在路边的青石上小憩。取出随身带的茶水,清冽的滋味顿时缓解了登山的燥渴,实在畅快至极。一边啜饮,一边眺望远山,忽然就懂了辛弃疾那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境。此刻人与山水相对,竟是这般相看两不厌。恍惚间,仿佛整座青山都向我敞开了怀抱,而我,正与这巍巍山峦静静对望。
晨间的山野格外醉人,清新的空气裹挟着草木芬芳。山风携着沁人的凉意、泥土的清香,还有那份远离尘嚣的静谧,不由分说地将你拥入怀中,让人毫无招架之力。
有瀑布的地方,自然少不了一条幽深的山涧。穿过古朴的石门,一条清溪跃入眼帘,溪上横卧着几根原木搭成的简易小桥,桥下流水叮咚作响。踏过木桥,眼前豁然开朗---溪谷中怪石嶙峋,大小不一的卵石如天女散花般散落其间,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宛如大自然精心铺就的宝石地毯。
沿着溪边小径前行,清凉的溪水自高处奔涌而下,水汽氤氲间,仿佛能感受到流水从腰间流淌至脚底的凉意。抬头望去,两侧峭壁如两位沉默的巨人相对而立,唯有山风掠过树梢的沙沙声与偶尔的鸟鸣打破这份静谧。游人的欢笑声在山谷间回荡,间或夹杂着情侣们的呢喃细语,为这方天地平添几分生气。
此刻的溪水平静如镜,温润的流水带着丝丝凉意,让人顿觉神清气爽,连日的疲惫一扫而空。溪水深处及腰,浅处刚没过小腿。孩童们兴致勃勃地翻动石块,寻找高山溪蟹的踪迹;大人们则尽情戏水,飞溅的水花带来沁人心脾的凉爽,有人甚至玩起了泼水游戏,好一幅“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欢快图景。
怀着雀跃的心情继续前行,神往已久的蟠龙谷瀑布近在眼前。还未得见真容,先闻其声---那轰隆的水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大自然的交响乐。友人突然惊呼:“快看!瀑布就在前面!”我们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终于来到飞水峡瀑布前,我不由屏息仰望。只见百米飞瀑自绝壁倾泻而下,当真应了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意境。瀑流如白练垂空,气势恢宏,溅起的水雾化作细密的冰晶,即便站在二十米开外,仍能感受到那透骨的清凉。
既已至此,怎能不与这飞瀑来一场亲密邂逅?我与友人小心翼翼地跨过溪涧,来到瀑布脚下。眼前是一汪幽深的瀑潭,清澈的潭水泛着粼粼波光。刚试探着踏入潭水一两步,刺骨的寒意便瞬间袭来,让人不由得惊呼撤退。
立于瀑底仰首望去,但见万千水珠织就的珍珠屏风巍然垂落。山风过处,飞瀑时而化作轻烟袅袅,时而散作薄雾蒙蒙,时而又如细尘纷扬,变幻无穷。若逢雨季丰水时节,蟠龙谷瀑布更显磅礴气势---水势或如银龙腾空直下,或似素练沿壁轻垂,远观若九天云锦当空舞,近看似万斛明珠落玉盘,每一刻都演绎着不同的姿态。
沉浸在这空灵秀美的山水画卷中,飞瀑与青峰相映成趣,夏日的蟠龙谷以它独有的方式,为游人带来一场沁透心脾的清凉盛宴。这不仅是身体的舒爽,更是一场心灵的涤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