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标杆,历经60余年的丰富与发展,已成为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宝。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国总工会也将劳动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列为重点工作。本报告以中铁八局昆明公司为例,立足工程建设行业农民工群体规模大、劳资纠纷易发的行业特性,选取磨憨片区项目部、文蒙项目部作为试点,以“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N”协作联动机制为核心,积极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工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创新路径。

一、实践背景与目标定位
(一)政策背景与行业需求
工程建设行业具有用工流动性强、作业环境复杂、劳动强度大等显著特点。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行业农民工占比超80%,但劳动合同签订率不足75%,工资拖欠、工伤纠纷等问题频发。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中铁八局昆明公司紧紧抓住地方工会关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示范点培育工作的契机,联合驻地法院、检察院等6部门,构建“预防-调解- 服务”全链条治理体系,破解行业劳动关系治理难题。
(二)核心目标与实施原则
试点工作以实现“三个转变”为核心目标:矛盾化解模式转变,从传统的“被动应对”向“源头预防”转变,构建完善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体系;服务效能提升,打造功能齐全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为职工和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12次、困难帮扶1人次、技能培训2场次等全周期服务,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长效机制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会枫桥”模式,推动工程项目建设与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协同发展,力争纠纷发生率降低10%、项目工期履约率提升至95%以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剖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中铁八局昆明公司业务广泛,在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安徽、山东、吉林、辽宁等多地承担建筑施工项目,业务范围涵盖铁道、公路、工业和民用建筑、市政基础建设、水利水电、城市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拥有近2000人的员工队伍及6000多劳务协作人员,项目施工环境复杂,涉及多方利益主体,这也导致在管理过程中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劳务纠纷频发,由于工程款结算、工资支付等问题,公司与劳务队伍之间时常发生纠纷,不仅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还对企业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员工内部矛盾,不同部门、岗位员工之间,因工作协调、绩效考核等问题产生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团队协作与工作效率;与周边居民关系处理难题,在施工过程中,噪音、扬尘、征地拆迁等问题容易引发与周边居民的矛盾,进而导致投诉、阻工等情况的发生。公司城中项目,因夜间施工噪音过大,遭到周边居民多次投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使项目施工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三、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路径
(一)党建引领,筑牢治理根基
以党建为引领,中铁八局公司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总经理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7个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工作专班,统筹顶层设计;下辖的磨憨、文蒙2个试点项目部成立由项目党支部书记任组长、项目班子成员共同参与的矛盾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共22人,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体系,统筹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文件部署,细化职责分工,明确责任清单,构建起“党委牵头、支部落实、调解员主责”的矛盾化解工作体系。
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立22名调解员,充分发挥调解员在矛盾排查、纠纷调解中的作用。调解员主动下沉一线,通过定期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收集员工及劳务人员意见诉求,通过优化排班机制、开展心理疏导等措施,有效化解矛盾,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切实将“枫桥经验”中“小事不出班组,大事不出项目”的理念落到实处。
(二)多元协同,搭建矛盾化解平台
整合工会、人力资源、法务等部门的力量,建立“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工会牵头开展“夏送清凉、金秋助学、节日慰问”等服务,惠及职工600多人次;人力资源部门完善薪酬福利体系,农民工工资发放及时率达100%;法务部门提供法律咨询1次、法律援助案件1起。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两个项目部累计高效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1个、农民工工资纠纷3起、道路施工矛盾2起、用水权益争议3起、垃圾清运管理纠纷1起、征地拆迁补偿纠纷1起,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源头预防,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定期开展劳动关系风险排查工作,对劳务合同签订、工资发放、劳动安全等关键方面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在项目部设立2名劳资专管员,通过对工资发放数据进行深入的监测分析,提前发现可能存在因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工资延迟发放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协调资金,成功避免了工人因工资问题引发的不稳定事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员工参与,激发内生动力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治理,通过设立“员工意见箱”、开展线上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员工对企业管理、项目建设的建议和诉求。定期组织员工代表座谈会,为员工与公司管理层搭建面对面交流的平台,累计收集到各类建议及诉求34条,其中关于优化施工流程的建议4条,实施后使施工效率提升15%,员工满意度从75%提升至89%,得到显著提升。
(五)法治赋能,厚植合规根基
开展丰富多样的法律培训活动,组织员工、劳务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2场次,覆盖1000余人次,培训内容涵盖劳动法、合同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邀请法律专家进行案例分析讲解,通过真实案例加深大家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增强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在项目施工现场、办公区域张贴法治宣传标语、海报共60多份,设置法治宣传栏,发放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手册500余册,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引导员工和劳务人员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四、实践成效
(一)纠纷数量显著下降
通过实施新时代“枫桥经验”相关举措,公司在劳务纠纷、员工内部矛盾以及与周边居民的矛盾处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劳务纠纷同比下降42%,员工内部矛盾环比减少38%,与周边居民的纠纷数量较上年同期下降30%,纠纷数量大幅下降,为企业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施工进度明显加快
矛盾纠纷的减少,使得项目施工环境更加和谐稳定,施工进度明显加快。磨憨片区项目提前45天竣工,创效680万元;文蒙项目获评省级优质工程,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不仅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声誉和影响力,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三)企业形象大幅提升
公司通过积极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在行业内与社会层面树立起责任担当的良好形象,获得业主、合作方及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为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以磨憨片区项目部为例,2024年在区域内众多施工单位中脱颖而出,未发生农民工上访事件,展现出卓越的劳动关系治理能力。凭借优异的矛盾化解成效与合规管理水平,公司今年在项目投标环节享受到政策红利,保证金收缴费率从2.5%降至2%,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为承接更多优质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结论与展望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中铁八局昆明公司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解决了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类矛盾纠纷问题,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持续加强法治建设与员工自治,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治理水平,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同时,公司将致力于在建筑施工行业中树立基层治理的典范,为推动行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进一步扩大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