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张海峰)记者8月8日从四川省水利厅获悉,今年暑期,成都市水务局节约用水监管事务中心开展一系列节水宣教实践活动,串联形成“全民节水体验闭环”。活动期间,吸引了1000余组亲子家庭、50余名小志愿者参与,共开展20余场沉浸式研学、调查、科普活动。
据悉,“活水公园的天府治水智慧”志愿讲解活动组织20名经过选拔和专业培训的“蓉城小水滴讲解员”,在活水公园化身节水知识小使者,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为游客讲解“鱼形湿地”净化锦江的过程,以及公园内先进节水黑科技,传递节水知识。在浣花溪、升仙湖及青龙湖,“蓉城小水滴”与“我在成都有段河”两支行业志愿服务队联合开展《放生对水生态的影响》等3项实践调查。参与志愿者在现场记录外来物种、鸟岛栖息数据等信息,通过情景剧汇报演出、水质测试、搭建鸟巢等多样化形式,将传统“巡河”活动升级为“科研采样”。
在第二届成都市中小学生节水科技创新大赛期间,200余组家庭以“认领课题-实地采样-导师辅导”的模式,将传统赛事升级为“暑期科研工作站”,参与学生们将成果通过课题研究、拍摄短片、绘制公益海报等途径展示。此外,100余名中小学生还走进污水处理厂开展实践活动,直观体验到水资源的多元妙用以及污水处理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节水科普实践基地也在今年上线,为青少年搭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节水知识学习与实践平台。在这里,青少年们可通过系统培训学习及动手实验,掌握节水相关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