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科技产品出圈 在世运村遇见“幸福成都”穿越数字“任意门” 开启“一屏畅游四川”之旅“熊猫之声”2025成都(国际)童声合唱音乐周音乐盛典落幕省人民医院成功挑战罕见反位肝门胆管癌根治术酥油拿铁喝出“幸福味”记者探访:合江荔枝的奇妙之旅从闲置资产到“绿色电力”转型赶“文明集市” 感受世运魅力心灵驿站“开张”了主题墙绘美街角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32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13

记者探访:合江荔枝的奇妙之旅

实习记者杨月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记者(右)学习辨认荔枝新鲜度 记者邓孝禹摄

在前段时间的热播剧《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为运送新鲜荔枝愁白了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让杨贵妃展颜一笑的荔枝究竟从哪儿来”的话题引发人们热议。

历史学者从《鹤林玉露》的记载中找到了线索:“明皇时所谓 ‘一骑红尘妃子笑’者,谓泸戎所产也。”这里的“泸戎”,正是今日泸州与宜宾一带。而合江作为泸州荔枝的核心产区,极可能是杨贵妃舌尖上那一缕清甜的源头。

泸州合江,这片北纬28度的河谷地带,是全国晚熟荔枝之乡,每年7月中旬到8月下旬,包括大红袍、妃子笑、带绿、井岗红糯等在内的“合江荔枝十二金钗”陆续上市。

当地农户“荔枝钱袋”一年增收6000 元

“才从树上采下来的妃子笑,尝一个!不甜不要钱!”近日,记者刚走进清晨7时的合江马街荔枝集中销售点,一股清甜之气便裹着热气扑面而来。红紫相间的荔枝堆成小山,摊贩麻利地掀开湿布,水珠顺着“带绿”的龟裂片滚落,冰镇荔枝浸在缸中,汁水滴在青石板上,洇出一道道甜津津的水痕,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漫过整个市场---这是7至8月合江最鲜活的模样。

几公里外,合江中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这里拥有2000亩自有果园基地,平日里会邀请泸州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以及当地荔枝种植经验丰富的“土专家”免费对附近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目前,荔枝古树公园内有自然生长的大红袍、带绿等保护完好的荔枝古树12株,树龄均在120年以上。

走进公园,百年老树枝繁叶茂,紫红果实缀满枝头。合江中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荔城工匠陈波摘下一颗递来:“这是带绿,又被称为‘奥运金果’,你看这红色果皮中间有一条绿痕,像不像裹着绿丝带?”他又指向不远处的果树:“那是妃子笑,果皮偏青红,味道甜中带酸,口感清脆,相传当年杨贵妃吃的就是这类。”

谈及辨别新鲜荔枝的诀窍,陈波教了个简单法子:“先看果蒂,翠绿带汁的才新鲜;再闻气味,清香无发酵味最佳;最后轻按果皮,微软有弹性的口感最好。”

新采的荔枝一下树便被拉入冷链车,运到生产加工车间,进入温度为3~5摄氏度, 湿度为85%至90%的保鲜冷库进行强制降温,随后在分拣线上分拣出大、中、小果,分别包装后再配合0~5摄氏度的物联网冷链系统运输,经过这些环节的把控能将荔枝的最佳保鲜期从传统的3至5天延长至15天。合江荔枝除了销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外,还会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北美、欧洲等地。

“车间中的分拣工、操作工都是当地村民,单分拣一项平均每年每户就能增收6000元。”陈波向记者介绍时,还有不少附近的种植户在车间内拍摄直播,以先进的生产加工线及物流技术为自身销售背书。“我们与当地农户达成了供销模式,农户可以自己销售,也可由我们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回来,帮助农户进行销售。”

从枝头鲜采到鲜果入菜,荔枝吃法的古今变奏

荔枝鲜美,如何品味?除了采摘后鲜食,从古至今,热爱荔枝的文人食客探索了不少吃法。小说《长安的荔枝》里详述了“荔枝煎”的做法,“用未稀释的原蜜浸渍,再用蜂蜡外封,谓之‘荔枝煎’,只有达官贵人才吃得起。”这一做法在北宋蔡襄的《荔枝谱》有所记录。简而言之,就是将鲜荔枝剥壳去核,榨去部分汁液后,用蜂蜜熬煮制成荔枝蜜饯。

时至今日,荔枝的吃法仍在不断创新。在社交媒体上,广大美食爱好者晒出荔枝酸奶冻、荔枝冰酿、荔枝杨梅饮,甚至荔枝蘸酱油等新式吃法。其实合江也有荔枝宴,并于2020年就已申报并被列入“中国菜”泸菜名宴目录。

离开荔枝加工分拣车间,记者来到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川菜烹饪大师、荔城名厨、荔城工匠陈安洪的厨房,他已备好了新鲜荔枝。“合江人用荔枝做菜,很有讲究。”他边洗荔枝边说,“今天我们就做荔枝虾球。”

陈安洪教记者剥荔枝,去壳取核得用巧劲,免得弄破果肉。处理好的荔枝搁在冰盘里保鲜,他把熬了五六个小时的肉汁灌进果核空当里,放进冰箱冻成肉冻。接着就是做虾泥,裹在冻好的荔枝外面。

最有意思的是模仿荔枝外皮的做法:面团里加些火龙果汁,染成紫红色,一小块一小块下油锅炸成红色脆哨。虾泥裹好的荔枝炸得酥脆留香,往脆哨里一滚,一颗长得极像荔枝的“荔枝虾球”就完成了。

摆台更是藏着深意:绿丝绒铺出茵茵底色,像一片丰饶的园地。几枝虬曲的枯枝搭成荔枝古树的轮廓,树下搁着竹编小筐,旁边停着迷你木推车,里头满满当当码着荔枝虾球---既藏着农人的勤劳,又透着丰收的殷实。

记者用筷子夹起一颗荔枝虾球,还没入口就能闻到油炸的焦香混着荔枝的清甜。轻轻咬破那层裹着红色脆哨的酥脆外皮,弹嫩的虾球在舌尖弹跳,荔枝果然甜得清透又带着微酸,唇齿间飘着淡淡的鲜香与果香。

“一颗荔枝从树上到餐桌,能鲜食能入菜,这味道传开了,就成了合江最好的名片。”陈安洪感慨道,这颗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荔枝,正以更鲜活的姿态书写着合江的甜蜜新篇。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