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痕不语忆三苏莲动千年:采撷者的诗意与烟火从负重前行到智领未来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3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15

从负重前行到智领未来

钟润清术淦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铁路工务职工,曾经是重体力劳动者的典型代表。一根水泥枕木重达250公斤,25米长的60型钢轨更是重约1500公斤。要完成这些繁重的生产任务,职工们必须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熟练使用那些笨重的工具,并保持持久的工作耐力。

照片摄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铁路工务职工的日常工作写照。照片中,绵阳工务段江油线路车间的职工在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使用着原始的工具,在铁道线上进行养护作业。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铁路养护工作早已焕然一新。随着各类科技设备和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工务职工的工作方式实现了从“钢铁与钢铁的碰撞”到“芯片与芯片的较量”的转变。这一作业方式的革新,不仅展现了我国铁路技术的进步,更从侧面印证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生动缩影。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