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出大山看世界
夏令营活动合影 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讯(实习记者张海峰)记者22日从省水利厅获悉,近日,在省水利厅帮扶德格县驻村工作队精心组织下,甘孜州德格县八美村、西布村、雨托村、五一桥村的20名藏族学生,赴成都及周边地区参加为期6天的“走出大山看世界”公益夏令营活动。
活动期间,孩子们走进都江堰水利工程,感受了历经两千年的水利智慧;在三星堆博物馆,领略了古蜀文明独特魅力;在都江堰中华大熊猫苑,邂逅了国宝大熊猫;在“两弹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邛崃市红军长征纪念馆,“解锁”了百年党史背后的“精神密码”;在百丈水库文化长廊、崇州陆游祠,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营仪式上,孩子们高兴地分享了人生中的诸多“第一次”: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辽阔的平原,第一次看到宏伟的水利工程,第一次见到可爱的大熊猫,第一次看到上千年的青铜器,第一次坐船在水中荡漾……孩子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将来要奋发有为,争做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据悉,此次夏令营是省水利厅开展“扶志+扶智”行动的生动实践。“下一步,省水利厅将持续发挥帮扶德格县驻村工作队桥梁纽带作用,结合结对共建村组实际需求,高效整合资源优势、精准谋划帮扶项目、务实举措推进工作,抓牢抓实2025年度各项帮扶工作,全力服务全省乡村振兴发展大局和地方高质量发展需要。”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开启轨道探秘之旅 感受现代“黑科技”
全国劳动模范、首位藏族地铁女司机肖芳向小朋友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讯(实习记者张海峰)8月20日,成都轨道集团第七届“走出乡村看世界”公益研学活动开启,40余名来自成都轨道集团对口帮扶兴隆村、石岩寺村的小朋友来到成都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开启充满惊喜与感动的轨道探秘之旅。
“地铁24小时都不能休息吗?”跟随地铁沙盘,讲解老师放慢语速,用形象的语言科普轨道建设、运行原理。此前,7号线“极限操作司机”邹浥源50秒处理车门故障,恢复列车正常运行,让网友直呼“安全感满满”。当天,他化身“安全导师”,为小朋友们科普了列车安全运行的小常识。
在模拟驾驶环节,“小司机们”听着老师的讲解、指导,紧握把杆驾驶“列车”穿梭,欢笑声与惊呼声此起彼伏。“刚才超速时紧张得手心冒汗,感觉自己就是真正的司机啦。”来自兴隆村的施宇涛小朋友兴奋地说。
“成都地铁从1条增至16条,从18公里到672公里+,我驾驶地铁安全运行超过36万公里,相当于绕了地球9圈……”在交流环节,全国劳动模范、首位藏族地铁女司机肖芳用自己走出大山的奋进故事,激励小朋友们努力学习。
活动现场,一位“神秘来宾”让小朋友们惊喜不已。她叫朱潞,今年22岁,是一名从兴隆村走出来的孩子,她在成都轨道集团帮助下完成学业,又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了火车南站的一名站务员。她说:“努力不是为了别人,而是让自己可以更好地看世界。”
肖芳和朱潞的故事让钢铁轨道有了温度。来自石岩寺村的罗子谦同学说:“我看到了从没见过的无人驾驶,像科幻电影一样神奇,让我非常难忘。”来自兴隆村的黄艳欣同学收到工作人员送上的书包时十分开心,“马上就要开学了,我想用新书包装着新书好好学习,成为像姐姐们一样厉害的人。”她说道。
据悉,2016年以来,成都轨道集团先后与大邑县石虎村、简阳市兴隆村、石岩寺村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选派驻村干部深入开展帮扶工作。连续七年开展“走出乡村看世界”公益研学活动,带领帮扶村的小朋友走进轨道建设工地、车辆段等地,探秘线网建设筹备,持续感受日新月异的现代“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