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研学让暑期“有爱又有料”明确医疗广告边界,守护群众健康权益成都出租网约车行业服务提升专项行动显成效“ 我是护士,让我来! ”9月起火化费用纳入补贴范围四川持续优化人工耳蜗植入报销、补助等政策家门口的富民幸福工坊夜市招聘助就业“江阳新力量”赋能青少年创新创业中铁八局七公司开展“金秋助学”活动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4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26

明确医疗广告边界,守护群众健康权益

宜宾曹力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为有力打击违法医疗广告提供更为清晰、更具可操作性的指引。

长期以来,医疗广告、医疗信息和医疗科普界限模糊、弊端丛生。医疗机构本应通过正常的信息公开和科普活动,让群众了解医疗知识、知晓就医信息,然而界限的模糊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他们以科普之名,行广告之实,误导群众就医选择。一些无资质的“黑医院”“黑医生”也混杂其中,利用广告虚假宣传,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扰乱医疗市场秩序。与此同时,真正想做好科普和信息公开的医疗机构,也因界限不明而畏首畏尾,阻碍了医疗知识的普及和群众健康意识的提升。

笔者认为,《医疗广告认定指南》直击痛点,意义重大。

其一,明确发布主体。仅依法设立的医疗机构可发布医疗广告,从源头切断“黑医院”“黑医生”的广告传播途径,降低群众被误导风险,为医疗广告市场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其二,细化区分规则。清晰界定不构成广告的信息公示和科普形式,让医疗机构能安心开展工作;同时列举变相发布广告的情形,为监管执法提供精准依据。

其三,强化部门协同。对市场监管部门与卫生健康、中医药部门间的线索移送、情况通报等作出制度性安排,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监管合力,提升了对医疗广告市场的综合治理效能。

《指南》后续的执行和落实同样关键。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指南》的宣传和培训,让医疗机构、广告从业者以及监管人员都能深入理解其内容和要求。监管部门更要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医疗广告的惩处力度,形成有力的震慑。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医疗广告市场环境。

希望在《医疗广告认定指南》的规范下,让医疗广告市场迎来清风正气,群众能获取真实、可靠的医疗信息,医疗服务真正回归到保障人民健康的本质上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