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人日报》7月24日报道,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推动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正式施行。这不仅给千万租房群体送上“定心丸”,更标志着我国住房租赁市场逐步迈入规范化、法治化发展的新阶段,为“安居梦”筑牢了坚实的法治基石。
长期以来,住房租赁市场的乱象始终是承租人的“心头患”,押金退还时出租人无故克扣、中介平台上虚假房源泛滥、租期内出租人以暴力或威胁手段逼迫腾退等问题频发,既让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屡屡受损,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条例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这部新规从居住环境、租赁关系、资金安全、权益落地和纠纷解决等方面为承租人提供全方位保障。此外,条例还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相关经营主体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规定从各个环节规范了市场主体的行为,有助于营造公平、透明、有序的住房租赁市场环境。
当然,“徒法不足以自行”,一部好的法规要真正落地见效,还需要各方主体协同发力、共同推进。首先,地方政府应根据条例,结合当地实际,加快出台地方性住房租赁条例或实施细则,形成完备的住房租赁法规体系。其次,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对有关出租人、承租人、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网络平台经营者的违规行为严查重处,让新规真正“长出牙齿”。另外,经营主体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遵守条例规定,诚信经营,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要加强对承租人的权益保护宣传,让承租人在权益受损时能“有理有据、有法可依”地维护自身权益。
条例的出台,无疑是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承租人的安心租住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更为住房租赁行业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期待在条例的规范和保障下,住房租赁市场的乱象得到彻底整治,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真正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