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织就暖心网 童心绽放幸福城酸性食物比糖更伤牙齿?写好一站式体检“后半篇文章”新学期临近,如何缓解“开学焦虑”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4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30

写好一站式体检“后半篇文章”

泸州陈文华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8月26日清晨,乐山市总工会门前迎来一辆贴着“工会关‘新’零距离”的移动体检车。350名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和货车司机走进体检车,做心电、查彩超、测血压,吃上一份热气腾腾的早餐,带回一份健康报告。这是一份“移动的安心”,更是一份“组织的担当”。但再好的体检,也不能只停在当下的“检”,更要想长远的“管”。要让这项好事常办长新,还得把“后半篇文章”写扎实、写深入。

体检不是终点,更要有人接着管。报告开出后,发现了高血压、脂肪肝、心律不齐等问题,谁来解释?谁来提醒?谁来管一管?拿四川来说,建议依托“川工之家”平台,为异常指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分级分类推送就诊建议、健康提醒,必要时对接复查。不是为了多一道手续,而是让每一个检查结果都落地有声、有人跟进。更重要的是,工会可以统筹,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串联起来,让“查出来”真正变成“干起来”。

体检不能只做一次,好服务要常来常往。移动体检是“送上门”,但送一次不够。建议把这类服务固定化,在工业园区、物流基地设立“健康服务点”,每年定期上门,和慢病筛查、健康教育打包开展。还可以在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设“健康驿站”,讲一讲慢病管理,测一测基础指标,让体检不再是“节日福利”,而是日常关照。

一个人查得准,离不开一群人撑得起。这次体检由省、市总工会统筹,是个好开头。建议进一步推动多方协同,把政府、人社、医疗、平台企业等拉入一张健康保障网中。比如,企业是否能为工人健康出一部分力?基层医疗是否能多派一些医生?数据是否能打通形成跟踪链?大家各守一段,才能织密一张网,让健康守护不仅“见得着”,更“靠得住”。

体检的背后,是对劳动尊严的守护。新就业群体,没有“单位人”的身份,却是城市最忙的人。他们在用脚步拼生活,也该有人为他们撑起健康的伞。建议将这部分群体纳入基本公共健康服务体系,推动相关政策覆盖到“零散工”、平台工,不再靠“临时送温暖”,而是通过制度化安排,建立起长效机制。

写好“后半篇文章”,写的是责任,是机制,是对劳动者实实在在的惦记。体检车可以驶离,但健康服务不能止步。真正的“服务零距离”,不只是开一辆车来,而是把健康关怀植入到他们的每一天、每一公里。这才是体检之后,更该被看见的风景。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