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骆寓言)近日,省安办发布2025年9月安全生产风险提示,指出9月各类生产建设活动旺盛,客运、货运量高位运行,叠加季节交替、秋汛、开学季等因素影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并对多个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防范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施工工地:严守安全防线,应对汛期挑战。9月,建筑施工进入季节性施工旺季,同时汛期影响仍在持续,施工安全面临双重挑战。省安办强调,施工单位需对基坑、支护结构、脚手架立杆基础等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无阻,脚手架结构稳固可靠。针对塔吊安装拆卸等危大工程,必须严格把控方案编制、审核、论证、实施及验收各环节,确保每一步都符合安全规范。对于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及有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环节,必须落实“防高坠、防触电、防中毒”等具体防范措施,极端天气下应立即停止作业。野外施工工程则需加强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防范,严格营地选址安全论证,落实“四个一律”转移避险要求,确保人员安全。
道路交通:紧盯运输高峰,排查路段隐患。9月客货运输量持续攀升,叠加秋汛、秋收及开学季影响,道路运输风险显著增加。省安办要求客货运输企业强化内部安全管理,加强驾驶人安全教育,坚决杜绝“三超一疲劳”、酒后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相关单位需加强对建设工程内部路、林区路、矿区路、景区路等专用通道的安全管理,强化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的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确保道路安全。秋季农忙时节,农用车辆使用频繁,定期车辆检查保养成为关键,以确保车辆关键部件安全有效,减少事故风险。
危化领域:聚焦检维修,规范作业流程。随着部分化工企业进入年中大修阶段,检维修作业风险凸显。省安办指出,检维修作业前需结合设备故障频次、储存介质特性进行风险辨识评估,编制作业方案并明确应急处置措施。涉及可燃、有毒物料的设备管道需提前隔绝或置换,确保生产装置安全停车后方可作业。作业过程中,需落实作业环境通风、防火等安全措施,特殊作业应严格审批,明确现场监护人,严禁擅自变更作业范围。
矿山领域:防范多类事故,强化设备维护。地下矿山围岩经汛期雨水侵蚀后稳定性降低,冒顶片帮事故风险增加。省安办要求强化临时支护、加强支护措施,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规范撬毛排险作业。同时,需强化矿井供电系统维护管理,确保备用电源切换正常,防止非计划停电停风引发瓦斯、一氧化碳超限。露天矿山企业则需持续做好汛期安全防范,防止坍塌、滑坡、漫坝事故。主汛期过后矿山进入生产旺季,采掘、运输设备设施高负荷运转,需强化维修保养,落实作业现场安全管控措施,打击违章作业,防止车辆伤害、机械伤害事故。
工贸领域:关注气候变化,防范有限空间风险。受持续高温、局部强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工贸领域各类风险交织叠加。金属冶炼企业需强化熔融金属作业区域防漏雨积水管理,加大巡检巡查频次,及时干燥处理非生产性积水区域和潮湿入炉料。涉煤气企业则需对露天存放的煤气相关设备设施密封性能和工作运行状态进行全面排查,防止暴雨冲刷导致设备腐蚀破损引发煤气泄漏。企业需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程序,落实作业审批、风险辨识、人员监护要求,防止中毒窒息事故。
校园安全:维护出入口秩序,排查设施隐患。9月开学季,校园周边路段人流车流量大增。省安办强调,需加强校园出入口安全秩序维护,利用开学第一课讲授安全知识,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严禁学生横穿马路、闯红灯、随意翻越隔离设施。同时,需加强校车维护保养,确保校车安全运行。此外,定期开展校园消防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检测,严禁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不合格电器,防范火灾事故。
群众提醒:注意居家用火,规避灾害风险。省安办还提醒群众注意居家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切勿在建筑内的楼梯间、走道、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进行室内充电、飞线充电。预计本月我省局部地区地质灾害风险依然偏高,群众出游前应密切关注目的地及沿途实时天气状况和灾害预警信息,合理规划行程。农村地区化粪池、地窖等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易在高温天气挥发积聚,人员进入作业前需严格遵循“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