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快!四川高校新生开学季大礼包持续发放中第13届世界体育舞蹈大赛将在成都举行唤醒市民的“主人翁意识”成都地铁17号线二期西大街站亮相四川省第三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公布,看看有你家乡吗?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在蓉顺利落幕亲子研学进稻田志愿者集中“充电”公交司机火速救援呵护幸福“夕阳红”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55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9-09

唤醒市民的“主人翁意识”

资阳龚爽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完善各类主体参与城市治理的制度机制。“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治理,从来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每位市民共同参与的“大合唱”。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人对乱扔垃圾视若无睹,却指责城市环境脏乱差;有人对违规停车司空见惯,却批评交通秩序混乱……这种“旁观者心态”与建设美好城市的需求格格不入。城市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空间,治理好城市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城市是我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情感认同和责任担当。把城市当作自己的家,就会关注它的容貌、关心它的发展、呵护它的环境。这种主人翁意识的培养,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文化滋养。《意见》中提出的完善居民、企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制度机制,正是为了给市民参与治理提供途径和保障。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市民参与治理的新路径。北京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上海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杭州的“武林大妈”、深圳的“义工城市”等创新实践,都展现了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巨大能量。

当然,唤醒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从教育引导、制度设计、文化培育等多方面入手,让参与城市治理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自觉。家长要教会孩子爱护环境,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社区要搭建参与平台,媒体要宣传典型事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治理的良好氛围。

对于每位市民来说,参与城市治理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垃圾分类、爱护公共设施、监督不文明行为……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汇聚起来就是推动城市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城市发展正在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这意味着城市治理不能再依靠粗放式管理,而需要精细化、人性化的治理方式。“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号召。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城市,不再将城市问题简单地归咎于他人,主动为城市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城市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宜居、更加有温度。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